[发明专利]零部件装配方法、确定基板投入顺序的装置以及零部件装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9894.9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智田崇文;辻本喜之;泉原弘一;森谷友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 |
主分类号: | H05K13/08 | 分类号: | H05K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部件 装配 方法 确定 投入 顺序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6月24日、申请号为201010214101.0、发明名称为“零部件装配线设计装置、程序以及零部件装配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生产多种类的基板时的零部件装配(安装)线的技术。
技术背景
在印刷电路板生产中,伴随着零部件装配(安装)装置的小型化、单元结构化等,像零部件装配装置的移动、装配零部件的装配头的交换等那样,零部件装配线的构成变更操作变得容易了。据此,按照要生产的印刷电路板种类变更零部件装配线的构成来进行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日本特开2009-49440号公报记载有如下的技术:针对使用者输入的印刷电路板生产计划,按要生产的印刷电路板种类计算出在满足使用者输入的目标周期的基础上装置台数尽可能少的、或者在资源(装置台数等)有限情况下周期尽可能短的零部件装配线构成。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09-49440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在每一种印刷电路板中,能够计算出周期尽量短的装配线构成,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变更生产的印刷电路板种类时的变更操作量,若该变更操作量花费大量时间,则生产多个印刷电路板种类时整个周期也会变长。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计算出生产多种基板时的零部件装配线的变更操作量尽量小的零部件装配线的变更计划。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根据按基板种类的零部件装配线计算出变更基板种类时的零部件装配线的变更量,并从计算出的变更量小的基板种类开始依次生产。
例如,本发明提供一种零部件装配线设计装置,零部件装配线设计装置,包括存储零部件装配线信息的存储部和控制部,上述零部件装配线信息用于按基板种类确定配置生产上述基板种类时的零部件装配装置的顺序、在上述零部件装配装置上安装装配头的位置、在上述位置上安装的装配头的种类、以及上述零部件装配装置的零部件供给装置的种类,上述零部件装配线设计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进行以下处理:按上述基板种类的每一对,计算从用与该对包含的一个基板种类对应的零部件装配线信息所确定的零部件装配线变更到用与该对包含的另一基板种类对应的零部件装配线信息所确定的零部件装配线时的操作量;和确定上述基板种类投入零部件装配线的投入顺序,以使上述操作量的合计值为最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计算出生产多种基板时的零部件装配线的变更操作量尽可能小的零部件装配线的变更计划。
附图说明
图1是零部件装配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零部件装配线设计装置的概略图。
图3是生产计划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4是设计参数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5是零部件装配线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6是零部件装配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7是基板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8是装配零部件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9是资源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10是装置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11是计算机的概略图。
图12是零部件装配装置的概略图。
图13是零部件装配部、车和托盘的概略图。
图14是信息存储装置的概略图。
图15是表示零部件装配线设计装置中的零部件装配线设计工序的一例的PAD。
图16是零部件装配线设计条件输入画面的概略图。
图17是表示生成基板组的处理的一例的PAD。
图18是表示计算基板组之间的装配线构成变更操作量的处理的一例的PAD。
图19是表示计算基板组的生产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PAD。
图20是零部件装配线设计结果画面的概略图。
图21是表示零部件装配系统中基板生产时的处理的一例的PAD。
图22是基板生产指示显示画面的概略图。
图23是零部件配置结果显示画面的概略图。
标号说明
100零部件装配系统
110零部件装配线设计装置
111存储部
112生产计划信息存储区域
113设计参数信息存储区域
114零部件装配线信息存储区域
115零部件装配信息存储区域
116临时信息存储区域
118控制部
119整体控制部
120装配信息生成部
121生产顺序计算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仪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8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