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固件自动化浸涂设备及工艺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0259.2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于今;杨继东;杨昌林;晏青龙;樊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朗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08 | 分类号: | B05C3/08;B05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自动化 设备 工艺流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固件自动化浸涂设备及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浸涂是把被涂工件浸入涂料中经一定时间后再取出,除去过量涂料并干燥而获得其涂膜的一种涂装方法。大多数的航空紧固件如螺钉、螺母等都需要经过表面涂覆处理以达到润滑、美观、防腐蚀等目的。目前,许多企业对这类紧固件的浸涂处理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作业,而人工作业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浸涂液一般具有毒性,造成人工作业环境恶劣,易对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身体危害。少数采用机械浸涂进行浸涂作业的方式也只是将被涂物全部浸没在浸涂液中,待各部位都沾上浸涂液后用漏斗或漏网将被涂物提起离开浸涂液,自然的或靠人工使多余的浸涂液滴回到浸涂槽内,经过干燥后在被涂物表面形成涂膜。上述人工和简单的机械生产工艺容易造成工件表面滴漆的现象,滴漆进而会使工件表面产生涂膜不均匀的缺陷,同时溶剂挥发量大,污染环境严重,涂料的损耗率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浸涂、浸涂液自动甩干和工件自动烘干为一体的紧固件自动化浸涂设备及工艺流程,以克服由人工或简单机械生产方式造成的工件表面滴漆,涂膜不均匀以及涂料损耗大,环境污染大的缺陷。同时改进工件干燥工序,大幅的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固件自动化浸涂设备,包括机架、电机、设置于机架上的浸涂运动车、水平设置的滚珠丝杆、夹持机构和浸涂槽,所述浸涂运动车上竖直设有梯形丝杆,且该浸涂运动车与滚珠丝杆连接;浸涂运动车上安装有滚筒,滚筒通过电机驱动,带动滚筒转动;浸涂运动车上还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杆和梯形丝杆,带动浸涂运动车运动,浸涂运动车带动滚筒水平和竖直移动;
所述滚筒端面设有拆卸块、传动块和热风管道口,所述滚筒上开有滚筒门,滚筒上还开有若干通孔;
所述夹持机构沿滚筒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于滚筒下方,所述浸涂槽沿滚筒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于夹持机构下部。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内设有热风管。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为夹紧气缸。
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控柜和触摸屏。
一种紧固件浸涂自动化设备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浸涂:将待浸涂工件装入滚筒内后,浸涂运动车在滚珠丝杆的驱动下水平运动,将滚筒移至浸涂槽正上方;浸涂运动车上的伺服电机带动梯形丝杆转动使滚筒下移并将其送至浸涂槽内的工作位置;夹持机构的夹紧气缸夹紧动作将浸涂运动车夹紧,防止浸涂工作开始后由于滚筒的高速旋转产生的振动影响设备的有效运行;夹紧气缸夹紧后,滚筒开始由电机通过同步带轮带动旋转,开始浸涂工作;
2)浸涂液去除:浸涂完毕,滚筒上升至甩干位置,夹持机构再次动作,滚筒高速转动,甩掉工件表面多余的浸涂液;
3)工件烘干:降低滚筒转速,同时通过热风管通入热风,使工件表面达到快速烘干的效果;最后由各执行机构将滚筒送至上下料工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自动浸涂设备将紧固件浸涂工艺的几道关键工序——浸涂、浸涂液去除以及工件烘干等集成,进行流水线作业,而且三道工序都采用自动化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浸涂液去除的这道工序上采用了新型的离心式去除方式,使得传统生产工艺产生的工件表面滴漆而造成工件表面涂膜不均匀的缺陷得到有效的解决。对浸涂液采用离心式的去除方式不仅使得工件表面涂膜均匀,而且能缩短工件表面浸涂液的去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甩干工序完成后的烘干则是直接往旋转的滚筒内通热风对工件进行干燥烘干处理,相比于传统的让工件自然风干的方式其干燥效果得到很大提升,同时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滚筒;3、浸涂运动车;4、浸涂槽;5、夹持机构;6、滚珠丝杆;7、梯形丝杆;8、伺服电机;9、电机;10、拆卸块;11、传动块;12、热风管道口;13、滚筒门;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朗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朗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0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