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用万向多级连续虎克铰链撑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0863.5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2 | 分类号: | F16M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器用 万向 多级 连续 铰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用万向多级连续胡克铰链撑架机构,具体涉及液晶显示器撑架用活动铰链类机构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CRT显示器来说,液晶显示器拥有零辐射、低耗能、散热小、纤薄轻巧、精确还原图像、显示字符锐利以及屏幕调节方便等绝对优势。因此,近几年发展势头极强,已经逐步取代了笨重的CRT显示器,成为现在主流的显示设备,并正逐渐占领整个显示器市场。为使液晶显示屏能适合操作人员的观看需要,显示屏需配套安装撑架进行支撑与调整视角,因此显示屏撑架是显示器非常重要的配套部件产品。伴随着液晶显示器的日益发展,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必备部件——撑架,也逐步发展起来,撑架的外观、结构和功能正成为液晶显示器转动架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目前现有国内外市场撑架结构大多是采用多个轴铰链机构来实现显示屏在空间绕各转轴进行前后转动,也有能进行一定角度的左右转动,有的还能进行一定的上下高度的调节,个别显示屏还能在前述基础上增设一单个球铰链(以下简称虎克铰)并绕其进行局部一定角度自由转动。但诸多现有撑架产品技术的最大问题是它们基本都不能实现在空间连续、无级、万向自由运动到任意一定位置并在运动路径中的各个位置都能任意角度倾斜、转动定位等的综合功能,不能完美地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不能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很舒适的使用环境。因此,其缺陷比较明显。
发明专利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液晶显示屏在空间实现连续、无级、万向自由运动到任意一定位置并在运动路径中的各个位置都能任意角度倾斜、转动定位等综合功能的液晶显示屏用撑架机构,即:液晶显示器用万向多级连续胡克铰链撑架机构。
本发明专利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液晶显示器用万向多级连续虎克铰链撑架机构,包括:虎克铰链;撑架底座;显示屏连接板;其特征是:多个虎克铰链连续首尾相固连,始、末虎克铰链则分别与撑架底座和显示屏连接板相固连。
本发明专利充分利用了单个虎克铰链具有的万向活动性能,更在此基础上将多个此虎克铰链连续头尾相接,从而实现了液晶显示器在空间连续、无级、万向自由运动、伸缩到任意一定位置并在运动路径中的各个位置都能任意角度倾斜、转动定位等综合功能,尤其适用于小屏幕液晶显示器的支撑,能比现有撑架更好地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给使用者提供一个更舒适的操作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虎克铰,2.撑架底座,3.显示屏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液——液晶显示器用万向多级连续胡克铰链撑架,其结构非常简单,制作容易。它是将多个虎克铰1(球铰链)连续首尾相固连,始、末虎克铰链1再分别与撑架底座2和显示屏连接板3相固连。这其中要注意撑架支撑力应与显示屏的重量相称,以免显示屏装上后因自重而自行下垂、倒伏或上抬过于费力、不便。要获得合适的撑架支撑力,必须设计好虎克铰1内部自身球与球窝的预过盈量,因其预过盈大小直接影响抱紧摩擦力,也即要控制好虎克铰1内的球与球窝的过盈量,也即控制好预抱紧摩擦力,当然抱紧摩擦力的大小还与虎克铰1的整体尺寸大小有关,尺寸大的当然总的抱紧力也会大,也需选择好。另外虎克铰的球头、球窝采用金属为好,容易保证过盈抱紧摩擦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专利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专利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发明专利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专利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显然本发明专利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0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