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连杆的反重力挤压铸造装置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189.2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方;龙昆;姜文帆;戴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连杆 重力 挤压 铸造 装置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连杆的反重力挤压铸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下模一(4)、下模二(20)、上模二(16)、上模一(6)、上模架(5)、下模架(3)、分流锥(27)、卡环(34)、浇口套(26)、液料缸(23)、压头(24)、丝杠(19)、拉杆(2)、顶杆(7)、上模压板(14)、下模垫板(1)、模柄(11);模具型腔由连杆体型腔(29)和连杆盖型腔(22)构成,在连杆体型腔(29)和连杆盖型腔(22)垂直对合面处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台面与凹腔结构,凸台面高度略小于凹腔深度0.02~0.25㎜,合模时凸台面与凹腔结构配合,使嵌套在上模架(5)内的上模一(4)与上模二(16)精确定位,使嵌套在下模架(3)内的下模一(20)与下模二(16)精确定位,合模后凸台面与凹腔构成的间隙用于放置箔材;下模架(3)与上模架(5)两侧设置楔形槽,楔形块(33)嵌入安装在楔形槽内,并由螺钉固定在下模架(3)上,楔形块外缘侧装配有卷轮(35);在靠近连杆盖型腔(22)的下模垫板(1)末端设置丝杠(19),通过调节丝杆(19)将上模二(16)与下模二(20)组成的连杆盖型腔(22)沿丝杆(19)轴线方向移动,改变两型腔对合面之间的间距(13);在连杆体型腔(29)与连杆盖型腔(22)的垂直分型面下部安装液料缸(23),所述液料缸(23)为无顶无底的圆柱形筒状结构,其顶部用浇口套(26)将液料室(25)连通压室(25),底部配合钢制的圆柱压头(24);压室(25)顶部安装有分流锥(27),所述分流锥(27)为圆柱台阶形柱体,由二片半圆柱体对合而成,其中半片分流锥在连杆体模腔(29)的下部,另半片分流锥(27)在连杆盖模腔(22)的下部,且位置相互对应,分流锥(27)两侧有两支独立的扇形浇道(28),分别连通连杆体模腔(29)和连杆盖模腔(22),安装时将卡环(34)嵌入分流锥(27)下部的轴颈部,经下模一(4)、下模二(20)与下模垫板(1)夹紧固定;上模压板(14)上设置脱模机构,拉杆(2)与顶杆(7)上端固定在打料板(14)上,拉杆(2)下端设有轴肩,脱模时限制打料板(14)与顶杆(2)的向上运动。
2. 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反合金连杆的反重力挤压铸造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依次为:预热模具、涂覆脱模剂、预置箔材、合模、低压充型、挤压成型、开模取件、热处理;具体步骤为:
(A)预热模具:将模具预热至150~250摄氏度;
(B)模具型腔内壁喷刷脱模剂,并在连杆体型腔(29)和连杆盖型腔(22)的配合间隙(13)内放置用于连杆裂解的箔材,合模;
(C)低压充型:把铝合金液定量浇注到液料缸内,经压头低速平稳推送,铝熔液经反重力方向以稳定的流速注满型腔,铝合金浇注温度为650~720摄氏度,压头速度控制在50~70mm/s;
(D)强压补缩:型腔充满后,经压头继续挤压铝熔液,实行强制补缩,使力能合金在高压力作用下冷却、结晶、凝固形成铸件;比压为85~100Mpa,保压时间为30~40s;
(F)将挤压成型的铝合金连杆从模具中取出,铸件的清理后进行热处理强化。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金连杆的反重力挤压铸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备用的箔材带放置在卷轮(35)上,安装箔材时,先在箔材带上、下侧边缘粘贴耐高温胶带,所述高温胶带耐温性能在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1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电平双模式空间矢量过调制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汽车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