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硝基透明底漆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454.7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1/18 | 分类号: | C09D101/18;C09D167/08;C09D193/00;C09D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透明 底漆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器装修用的油性硝基透明底漆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具市场,硝基漆由于其良好的突显木材木纹的本质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硝基漆很多是采用硝化棉做成膜物质,固含量低,漆膜干燥后干瘪,填充性不够,需多次涂刷;采用普通的体质颜料,会造成漆膜干燥后透明度不好,不能更好的显示木材的纹理,影响家具的美观;传统的硝基透明底漆固含量低,体质颜料少,影响产品的填充性,需要施工很多道工序才能遮盖住木材上的木眼,耗费过多工时;传统硝基透明底漆还采用主漆∶稀释剂=1∶1的配比,这种配比挥发溶剂多,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损害人们的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硝基透明底漆,该底漆刷涂后能快速流平、快速干燥,表干后不起泡,完全干燥后,漆膜填充性好、可打磨性佳、透明度高、硬度适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硝基透明底漆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硝基透明底漆,是由主漆和稀释剂按质量比1∶(0.4-0.6)混合而成,以该质量比混合时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远小于国家与环境标准。所述主漆和稀释剂可分开储存,使用时才将两者混合。
所述的主漆是将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匀后得到的:
醇酸树脂:21.0-25.0%
硬质树脂:6.0-8.0%
分散剂:0.2%
硝化棉液:45.0-50.0%
增塑剂:3.0-5.0%
体质颜料:8.0-10.0%
打磨助剂:4.0-6.0%
防沉剂:0.5%
消泡剂:0.2%
抗黄变剂:0.1%
主漆溶剂:5.5%;
优选地,是先取醇酸树脂,加入分散剂和6/11质量的主漆溶剂,搅拌均匀;再加入硝化棉、增塑剂和硬质树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防沉剂、打磨助剂和体质颜料,搅拌至细度≤60um;最后加入消泡剂、抗黄变剂和余下的主漆溶剂,搅拌均匀后得主漆。
所述的醇酸树脂为固含量60-80%的大豆油短油醇酸,优选固含量为70%的大豆油短油醇酸。大豆油短油醇酸作为物性改性树脂,要求干性、硬度适中,此类型的树脂如:江门制漆厂的大豆油短油醇酸树脂、台湾长兴化学的大豆油短油醇酸树脂,此类树脂颜色浅,透明度好,不会影响清漆的透明度,且耐黄变性佳,漆膜肉身佳,韧性和附着力好。
所述的硬质树脂为可溶解于酯类、酮类或芳烃类溶剂的固含量为50-70%的固体改性树脂,此类树脂硬度好,固含量高,显著改善干燥后的漆膜性能。所述的硬质树脂优选马林酸改性松香树脂。
所述的硝化棉液为秒数规格1/2秒、1/4秒或1/8秒的干棉溶于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混合溶剂后、固含量为28%的硝化棉液,这样的硝化棉粘度低,流动性好,漆膜柔韧性佳,适用于高固体份硝基漆。
所述的体质颜料为透明度高的体质颜料;优选地,所述的体质颜料为滑石粉、透明粉或硅微粉中的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增塑剂为不含国家禁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改性聚酯树脂等,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所述的主漆溶剂为乙二醇丁醚、乙酸丁酯、二甲苯、乙酸乙酯或乙酸仲丁酯中的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稀释剂是将42%的酯类溶剂、33%的芳烃类溶剂、13%溶剂油与12%的醇醚类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的;所述的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所述的酯类溶剂优选乙酸丁酯和乙酸乙酯;
所述的芳烃类溶剂优选二甲苯和甲苯;
所述的醇醚类溶剂优选乙二醇丁醚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上述的硝基透明底漆可用于木器装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的硝基透明底漆,以硝化棉、醇酸树脂为基料、以高透明度体质颜料为填料,尤其使用一种高透明度的透明粉替代部分滑石粉,提供了更高的重涂透明性。硝化棉提供了快速的干燥性能和良好的施工性,醇酸树脂提供了漆膜的柔韧性和丰满度,体质颜料提供了漆膜的填充性和打磨性,主漆与稀释剂的配比符合环保要求,所使用的体质颜料廉价,大大降低了其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