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质物焙烧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3759.1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5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祝经益;杨子岳;张莹玺;万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质物 焙烧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外筒,其一端具有一进气口与一进料口,该外筒的另端具有一排气口与一出料口;以及
一内筒,其能够转动地设于该外筒内部,该内筒的外壁具有一外刮板,该内筒的一端,即面对该出料口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出口,该内筒的周侧具有多个孔,该内筒的内部相通该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刮板以螺旋设于该内筒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筒的外壁与该外筒的内壁之间具有一间距,该外刮板的高度为该间距的1/2至4/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筒相对于一地面呈一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角度为2~6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孔的孔径为1~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筒的内部具有多个内刮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筒的一侧具有至少一辅助进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筒具有该出料口的一端进一步具有一清洁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转动模块,转动模块具有:
一齿轮箱与一第一中心轴设于该外筒具有该进气口的一端,该第一中心轴的一端耦接该齿轮箱,该第一中心轴的另端穿过一机械轴封与该外筒,并耦接该内筒;以及
一第二中心轴设于该外筒具有该出气口的一端,该第二中心轴的一端穿过一轴承,并耦接该内筒。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气口耦接有一高温微粒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高温微粒分离单元为一旋风分离器或一移动式颗粒床过滤器的其中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风分离器设于该外筒的外部或内部的其中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料口耦连接至少一阀,该进料口耦连接至少一阀。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质物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为一旋转阀。
16.一种生质物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含有:
提供一高温气体给一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加热一无氧/缺氧的空气,该空气形成一热媒介;
提供一生质物给一生质物焙烧装置,该热媒介提供给生质物焙烧装置,以使该生质物形成一生质煤与一裂解气体,该裂解气体经过一净化,经净化的部分的裂解气体则至该热交换器,以使该裂解气体再度被加热,以使该裂解气体成为该热媒介,并提供给该生质物焙烧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质物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质物焙烧装置的温度为200~350℃。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质物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质物焙烧反应时间为10~90分钟。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质物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温气体由一高温燃烧器所产生。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质物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质物经一干燥单元所干燥,经干燥的该生质物提供给该生质物焙烧装置,该高温气体提供给该干燥单元,以干燥该生质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质物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部分的裂解气体则提供给该高温燃烧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质物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裂解气体经一高温微粒分离单元分离其所具有的微粒后,以净化该裂解气体,经净化的部分的裂解气体则至该热交换器,其余部分的裂解气体则提供给该高温燃烧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生质物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温微粒分离单元为一旋风分离器或一移动式颗粒床过滤器的其中之一。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质物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质煤具有一高温,该生质煤提供给一生质煤冷却单元,以冷却该生质煤,而使该生质煤的温度降低至一常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7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