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二点委夜蛾的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3992.X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林;康占海;董金皋;韩文素;马继芳;李立涛;董立;董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林 |
主分类号: | A01N65/44 | 分类号: | A01N65/44;A01N65/20;A01N63/00;A01N61/00;A01N57/20;A01N43/90;A01P7/04;A01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1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二点委 夜蛾 诱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的诱杀剂,尤其涉及一种防治二点委夜蛾的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点委夜蛾(Athelis lepigone)2005年首次在河北省发现危害夏玉米,并逐渐扩展危害,2010年河北省中南部夏玉米区普遍发生,2011年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等地发生3000多万亩,成为当今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安全。
二点委夜蛾成虫喜欢在隐蔽潮湿处活动并产卵,幼虫也喜欢在隐蔽潮湿处活动并危害作物幼苗。近几年,黄淮海夏玉米产区普遍实现了小麦机械化收割、夏玉米贴茬播种等,小麦收割后的秸秆直接散落到田间,为二点委夜蛾的发生和危害提供了大面积有利的适生环境。由于该虫潜伏在玉米田厚厚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根茎部,防治难度很大。目前已报道的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方法主要利用辛硫磷、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进行喷雾或灌根,尽管用药量很大,但因受大量残留麦秸的影响,往往效果不佳,同时,这些有机磷杀虫剂会加重同期使用的除草剂烟嘧磺隆对玉米的药害。而使用诱杀剂防治二点委夜蛾会更加便利,减少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二点委夜蛾的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方法易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诱杀效果明显,防治成本低,为防治二点委夜蛾提供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诱杀剂由如下组分组成:1.5%-6%的敌百虫、0.008%-0.04%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2亿PIB/ml)、2%-4%的花生油、2%-4%的食用香精、30%-50%的麦麸、余量为吸附性载体;所述的麦麸是经炒制处理的;所述的吸附性载体为重量比为1∶1的活性炭粉和草炭粉的混合物,其中活性炭粉和草炭粉均是过30目筛的;所述%为重量百分比。
优选地,本发明的诱杀剂由如下组分组成:1.5%-4.5%的敌百虫、0.024%-0.04%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4%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2亿PIB/ml)、2%-4%的花生油、2%-4%的食用香精、30%-50%的麦麸、余量为吸附性载体。
更优选地,本发明的诱杀剂由如下组分组成:3%的敌百虫、0.032%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2亿PIB/ml)、3%的花生油、3%的食用香精、40%的麦麸、余量为吸附性载体。
本发明的诱杀剂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的:
步骤1:将活性炭粉和草炭粉粉碎过30目筛,二者按重量比1∶1混合;
步骤2:炒制麦麸,炒出香味;粉碎;
步骤3:将敌百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2亿PIB/ml)、花生油、食用香精、经炒制的麦麸、以及步骤1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均匀;
步骤4:缓慢加入相当于步骤3的混合物总重量20%的水分,混合均匀;
步骤5:用挤压造粒仪,造粒,取出,晾干,制得本发明的诱杀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该诱杀剂的各组分易获得;
2)该诱杀剂方法易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诱杀效果明显,防治成本低;
3)该诱杀防治效果优良,相比单剂具有更好的诱杀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该诱杀剂由下列组分组成:敌百虫9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3g(2亿PIB/ml)、花生油3g、食用香精3g、炒香的麦麸40g,吸附性载体为42g。所述吸附性载体为重量比为1∶1的活性炭粉和草炭粉的混合物。其按照如下方法制取:
步骤1:将活性炭粉和草炭粉粉碎过30目筛,二者按重量比1∶1混合;
步骤2:炒制麦麸,炒出香味;粉碎;
步骤3:将敌百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花生油、食用香精、经炒制的麦麸、以及步骤1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均匀;
步骤4:缓慢加入相当于步骤3的混合物总重量20%的水分,混合均匀;
步骤5:用挤压造粒仪,造粒,取出,晾干,制得实例1制成品。
实例2:取敌百虫7.5g、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008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3g(2亿PIB/ml)、花生油3g、食用香精3g、炒香的麦麸40g,吸附性载体为43.492g。所述吸附性载体为重量比为1∶1的活性炭粉和草炭粉的混合物。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实例2制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林,未经张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充型缓冲垫
- 下一篇:染料木素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学习记忆障碍疾病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