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钢节点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14170.3 申请日: 2012-04-18
公开(公告)号: CN102677782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靳慧;莫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主分类号: E04B1/58 分类号: E04B1/58
代理公司: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代理人: 黄明哲
地址: 211189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铸钢 节点 连接 结构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铸钢节点等预制钢构件与其连接构件间的连接,为一种铸钢节点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铸钢节点形式灵活多样,受力工作性能安全可靠,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近些年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对受力大、构造复杂的联接部位纷纷采用了铸钢节点,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目前工程应用中铸钢节点常与钢管相接形成整个受力框架,由于铸造工艺的限制,铸钢节点通常壁厚较大,出于美观上的考虑,节点分肢与连接钢管通常以外径相同的方式连接,保持外表平整光滑,这样保证了联结点的美观,但也增加了连接的难度。目前铸钢节点的连接方式主要为螺栓连接和焊缝连接,螺栓连接在其连接缝隙处容易有腐蚀的发生,从而造成连接失效,而且普通螺栓连接在长期动载作用下的螺栓松动,高强螺栓连接预应力松弛引起的滑移变形等都限制了螺栓连接的应用推广。焊缝连接以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钢结构领域,但是焊接方式依然有其不足:由于高温作用在焊缝附近形成热影响区,钢材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发生变化,材质易变脆;焊接残余应力使结构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增大,并降低压杆稳定承载力,同时残余变形还会使构件尺寸和形状发生变化等。为解决这两种连接方式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利用建筑结构胶连接铸钢节点等钢结构预制构件与其连接构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铸钢节点等钢结构预制构件与其连接构件间的连接不稳定,受力点易受外力影响断裂变形,需要一种能够提供稳定连接承载力的连接方式,保证铸钢节点与钢管的稳固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铸钢节点的连接结构,将铸钢节点与钢管连接,铸钢节点与钢管连接接触的端面为连接端面,连接端面上设有连接轴,铸钢节点与钢管连接时,连接轴伸入钢管,连接轴包括粘贴部和定位部,其中粘贴部尺寸小于钢管内孔尺寸,粘贴部至少在两端设有定位部,一端的定位部固定在连接端面上,另一端定位部悬空,定位部与钢管内孔间隙配合,铸钢节点与钢管连接时,粘贴部、定位部、钢管内壁之间构成的空间为注胶间隙,对应注胶间隙在钢管的管壁上设气孔和有注胶入口。

作为优选方式,气孔设置在钢管与连接端面的连接处,钢管与铸钢节点接触时,连接端面封闭气孔。

进一步的,粘贴部与定位部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部,实现粘贴部与定位部表面平滑过渡连接。

上述一种铸钢节点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利用建筑结构胶连接铸钢节点和钢管,铸钢节点与钢管连接时,连接轴伸入钢管,定位部用于钢管与铸钢节点的连接位置定位,当连接轴的伸入形成注胶间隙,将气孔设置于钢管的管壁上方,从注胶入口处注入建筑结构胶至注胶间隙,直至胶水从气孔溢出后,封闭气孔,待建筑结构胶达到自身的固化时间和固化条件,完成固化后,完成整个连接过程;其中建筑结构胶根据铸钢节点和钢管的连接强度要求选择。

气孔设置在钢管与连接端面的连接处,建筑结构胶注入注胶间隙,待建筑结构胶从气孔溢出后,推动钢管,使其与连接端面紧密贴合,封闭气孔。

进一步的,铸钢节点和钢管连接时,注胶入口设置在钢管的管壁下侧。

胶水由钢管下侧施加压力注入,可方便填满整个空腔,避免胶水填充不实,出现连接间隙形成薄弱点。

在传统的连接方式中,焊缝连接中两个连接构件的接触面大小完全取决于钢管横截面面积,接触面积小,受力大;且焊缝易形成焊接缺陷,是整个连接整体中的最薄弱环节。螺栓连接接触面只依靠螺栓直径,连接件局部压力大,容易形成冲剪破坏或局部压坏。与焊缝连接或螺栓连接相比,本发明中两个连接件间的接触面积可根据需要自由扩大,在钢管不变动的情况下,增长连接轴即可,还可在增长的粘贴部上增加定位部,加强钢管的连接强度。本发明中,加在铸钢节点与钢管连接结构上的外力由整个注胶间隙中的建筑结构胶共同承担,受力更合理,本发明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简单易实现,建筑结构胶的强度、注胶间隙的大小均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结构,显示了铸钢节点及钢管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方法中,注入胶水前钢管与铸钢节点的定位图。

图3为图2中气孔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方法中,布满胶水后,胶水从气孔溢出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过程完成后的连接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