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停车场车位预订的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4210.4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2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钢;卢盛祺;王大勇;陈荣华;朱东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车场 车位 预订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停车场车位预订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数量飞速增长。随着汽车大批量进入个人家庭,而城市规划普遍相对滞后,人均土地不足,令停车难的问题出现在大中城市甚至中小城市,并日益尖锐。
通过对停车库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停车库利用率低的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分配和指导,各停车库系统由各单位部门自行管理, 互相缺乏信息沟通,使停车场基本信息不够公开化,往往出现车库系统有库无车、大量车库车位浪费的现象严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互联网通信、以及无线传感技术对区域范围内的停车位信息进行监测,向用户提供空车位信息,实现智能停车诱导方法及系统。例如,申请号为200810060030.6的发明专利,即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城市停车位预订诱导系统,它通过无线传感技术以及互联网通信,使得任何人可随时随地获得各区域停车位信息,从而快速找到符合需要的车位。
但是上述解决方案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停车场车位有限的情况下,上述解决方案使得所有人使用车位的权限是均等的,这样就会使一些经常使用某停车场车位的人,例如某停车场单位的人,因为其他人偶然路过占用了停车位,而无法正常使用停车位。这样就使得这些经常使用停车场车位的人,无法就近使用停车资源,反而要去更远的地方寻找停车位,造成不合理情形,从而增加更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利用车库资源,为车主提供停车方便的停车场车位预订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停车场车位预订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停车场总车位预留一定比例的车位,针对这部分车位的预订,需要预订者具有一定的权限,例如在该停车场停车次数满足阈值条件时,才可对该部分的车位进行预订,从而使得权限高的人能够更加方便使用停车场资源。
本发明提供的停车场车位预订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采集停车场的车位总量,设定频率预订的比例,针对该比例之内车位的预订,需要订位者针对于该停车场的泊车频率满足频率阈值;
步骤2,判断所述停车场是否有频率预订的空位信息,若有则转入到下一步骤;
步骤3,采集订位者的标识信息,判定该订位者针对于所述停车场的泊车频率值;
步骤4,将所述订位者的泊车频率值与步骤1中预设的频率阈值进行比对,符合频率阈值则向订位者发出预订通过指令,否则不发出预订通过指令。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频率预订的比例,占所在停车场车位总量的5%-30%。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频率阈值,其计算的时间范围为,与当前时间相邻近的1年之内,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频率阈值,其阈值条件为,与当前时间相邻近的1年之内,车辆针对于所述停车场的泊车频率大于或等于3次。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频率阈值,其阈值条件为,车辆针对于所述停车场的泊车频率,大于或等于50次/年。
本发明中,优选地,判断所述停车场是否有频率预订的空位信息的方式为:
通过具有超声波发射组件、超声波接收组件以及车位判定组件的超声波车位探测模块来实现。
优选地,判断所述停车场是否有频率预订的空位信息的方式还可以为:
通过具有无线电波发射组件、无线电波接收组件以及车位判定组件的无线电波车位探测模块来实现。
优选地,所述判定该订位者针对于所述停车场的泊车频率值的方式为:
将订位者的车牌标识信息与泊车次数建立映射关系;
通过车牌识别器采集订位者的车牌标识信息;
根据采集的车牌标识信息,获取与之具有映射关系的泊车次数,从而判定该订位者针对于所述停车场的泊车频率值。
优选地,所述判定该订位者针对于所述停车场的泊车频率值的方式还可以为:
将订位者的手机号码信息与泊车次数建立映射关系;
采集订位者的手机号码信息;
根据采集的手机号码信息,获取与之具有映射关系的泊车次数,从而判定该订位者针对于所述停车场的泊车频率值。
优选地,所述判定该订位者针对于所述停车场的泊车频率值的方式还可以为:
将订位者的人脸信息与泊车次数建立映射关系;
通过人脸识别器采集订位者的人脸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