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糯米饮品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5155.0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凌连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连聪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09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3390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糯米 饮品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品,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糯米饮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碳酸饮料、茶饮料、牛奶和果汁饮料,而糯米等粮食富含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其是普通饮料望尘莫及的。祖国医学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糯米是我国的主要粮种,因其内含大量的淀粉,在酿酒工业中使用较多,而在饮料生产中,相应的使用较少,一般只能作为发酵型饮料的辅料,且原料利用率很低。
膳食纤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是越来越多城市富贵病的克星,更是城市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元素。
亟待开发一种粮食饮料以满足人们的营养以及不同口味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糯米饮品的制作方法,其提供了人体所必不可少的膳食纤维,解渴提神,而且糯米分散度好,颗粒细小,口感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糯米饮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糯米洗净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2~18小时;
2)白糖加水融化为糖浆;
3)步骤1浸泡后的糯米加入步骤2制备的糖浆,搅拌均匀,装入蒸笼加热蒸熟;
4)步骤3蒸熟后的糯米静置变为冷却后,进行颗粒分散,部分糯米凝结成团,凝结成团的糯米加入玉米粉或大米粉进行搅拌分散;
5)去掉糯米中的玉米粉或大米粉,对颗粒进行压扁;
6)压扁后的糯米进行晾干,然后进行干炒给其颗粒炒爆。
进一步,步骤1中的糯米染上色彩后加水浸泡。
进一步,绿豆洗净,放入容器中加水烧煮,将绿豆煮烂;煮好的绿豆去掉豆渣,取出绿豆水,在绿豆水中放入炒爆后的糯米。
进一步,绿豆洗净,放入容器中加水烧煮,将绿豆煮烂;用纱布挤出得到豆渣,得到的豆渣晾干粉碎与速溶茶粉、奶粉以及炒爆后的糯米配比混合得到固体奶茶。
进一步,炒爆后的糯米与奶粉配比得到糯米奶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糯米以熟的糯米颗粒的形式存在,保持了糯米固有的保健作用和疗效,因此本发明具有保健功能,在食用的同时起到一定的食疗作用,而且玉米粉或大米粉的加入,可以将成团的糯米颗粒分散均匀,使其颗粒细小,食用口感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糯米饮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上好的糯米用清水洗净后,染上色彩,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2~18小时;
2)白糖加入少许水融化为糖浆;
3)步骤1浸泡后的糯米加入步骤2制备的糖浆,搅拌均匀,装入蒸笼高温加热蒸熟;
4)步骤3蒸熟后的糯米静置变为常温后,进行颗粒分散,部分糯米凝结成团,凝结成团的糯米加入少许的玉米粉或大米粉进行搅拌分散;
5)去掉糯米中的玉米粉或大米粉,对颗粒进行压扁;
6)压扁后的糯米进行晾干,然后在干炒器中加入食用油,调节合适的温度,放入上步骤得到的糯米,进行干炒给其颗粒炒爆。
饮用时,直接使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糯米泡水即可。
糯米染上色彩,在形色上给消费者一种好奇性的感觉,吸引消费购买。
实施例2:
选择上好的绿豆用清水洗净,放入容器中加水烧煮,将绿豆煮烂;煮好的绿豆用纱布去掉豆渣,取出绿豆水,在绿豆水中放入实施例1制备的糯米,浸泡两分钟,即可饮用。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夏天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损失很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用绿豆水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实施例3:
选择上好的绿豆用清水洗净,放入容器中加水烧煮,将绿豆煮烂;用纱布挤出得到豆渣,得到的豆渣晾干粉碎与速溶茶粉、奶粉以及炒爆后的糯米配比混合得到固体奶茶,是实施例2一起实施,绿豆水做成饮料,绿豆渣做成固体奶茶,使绿豆得到充分利用。
实施例4:
实施例1炒爆后的糯米与奶粉配比得到糯米奶粉,稍大的婴儿可以饮用,有清暑益气的功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连聪,未经凌连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5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料托盘封闭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折叠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