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5445.5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恒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29C6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装饰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板,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内装饰用的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等交通行业的发展、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及用户对车辆性能和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交运工具迫切需要采用更多的新材料来减轻车身重量,达到节能、提高舒适度和美观度的目的。目前采用的内装饰板主要是采用涂胶法贴合PVC薄膜的密度板或是单色塑料内饰板。虽然有着成本低、安装简单等优点。但同时存在如下缺点:1)使用涂胶法PVC覆膜密度板的情况下,胶水易挥发有害物质、密度板耐候性能差、易变形、成型性差、重量大、成本较高等缺点;2)使用单色塑料挤出存在着颜色单一,内饰单调的缺点。
中国专利CN201842034U公开一种低发泡汽车内装饰板,包括PVC低发泡板,所述PVC低发泡板上表面固定有一层装饰用PVC贴面膜,装饰用PVC贴面膜通过环保阻燃型粘合剂与PVC低发泡板复合冷压固定。可简化汽车内装饰板的加工程序、避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增加了汽车内饰豪华的可视效果,提高产品的抗张强度、耐磨及抗冲击等性能。其贴面膜的图案及颜色可根据用户需要而改变,增加了汽车内饰图案的多样性,故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中国专利CN2350255公开一种车用内装饰板,该装饰板由两层聚丙烯塑料板热合而成,其中表层为平薄板,内层为平薄板经热压真空发泡形成蜂窝柱状凸起的成型板;该内层的下表面还可以再热合底层聚丙烯塑料薄板。该装饰板可用于各种车辆的侧围板、顶内饰和门内饰,也可用于制作物料搬运周转箱、物料包装箱和文具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胶水、重量轻、耐候性好、成型性好、成本低、装饰性好的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以塑料挤出片材为基材,采用无胶复合的方法将装饰性塑料薄膜与基材进行复合的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
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设有塑料基片和塑料装饰性薄膜;塑料装饰性薄膜经热复合覆于塑料基片表面。
所述塑料基片可为包含ABS、PS、PVC、PE、PP、HIPS、PET、PC等中的至少一种材质的塑料基片。所述塑料基可为单层结构塑料基片或多层结构塑料基片,所述单层结构塑料基片只设有1层塑料基片,所述多层结构塑料基片是由至少2层塑料基片经挤出复合的多层塑料基片。
所述塑料装饰性薄膜可为包含PVC、EVA、PP、PE、PU、PMMA、PI、PET、PC、橡胶中至少一种材质的塑料装饰性薄膜。所述塑料装饰性薄膜可为单层结构塑料装饰性薄膜或多层结构塑料装饰性薄膜;所述单层结构塑料装饰性薄膜只设有1层塑料装饰性薄膜,所述多层结构塑料装饰性薄膜是由至少2层塑料装饰性薄膜经复合而成的多层塑料装饰性薄膜。
所述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的厚度可为0.5~10mm;所述塑料装饰性薄膜的厚度可为0.05~1mm。
所述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将塑料颗粒放入片材挤出覆膜机的料仓中,待复合的塑料装饰性薄膜装在片材挤出覆膜机的装饰膜辊上;将片材挤出时的加热温度设定为180~300℃,将片材挤出覆膜机的轧辊的温度设定为30~40℃;
2)启动片材挤出覆膜机,塑料原米被挤出形成片材,该片材即为塑料基片;装饰性塑料薄膜通过片材挤出覆膜机的导向辊牵引至轧辊前端处,塑料基片与装饰性塑料薄膜经片材挤出覆膜机的轧辊机构进行热压复合,热压复合的时间为30~60s,即得到无胶复合轻质装饰板。
上述制造方法中所述的片材挤出覆膜机,设有机座、电机、片材挤出装置和覆膜装置;片材挤出装置设有料仓、加热机构、挤出机构和成型模口,料仓设于机座上部,电加热机构和挤出机构设于机座内,成型模口设于机座外部;覆膜装置设有装饰膜辊、导向辊和轧辊机构,装饰膜辊通过装饰膜架设于机座上部,导向辊通过导向辊架设于机座上,轧辊机构通过轧辊架安装在机座上。
所述轧辊机构可设有第1轧辊、第2轧辊和第3轧辊;第1轧辊、第2轧辊和第3轧辊依次立式排列,第1轧辊与第2轧辊对滚配合,第2轧辊与第3轧辊对滚配合,第1轧辊、第2轧辊和第3轧辊由下至上安装在同一轧辊架上,并均与该轧辊架转动连接,该轧辊架固于所述机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恒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恒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5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