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铃虫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7004.9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1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钟宁;张金平;方宇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5/02 | 分类号: | A01N35/02;A01N25/10;A01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铃虫 引诱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铃虫性引诱剂性和含有该性引诱剂的诱芯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所述性引诱剂和诱芯的用途。
背景技术
棉铃虫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害虫,其寄主范围广,适应和繁殖能力强,经常爆发成灾猖獗为害,对玉米、大豆和棉花等主要的大田作物及蔬菜造成严重的损失。使用性信息物质防治棉铃虫具有高效、无毒、不伤害其它生物、对整个生态环境无污染的特点,符合全球绿色生态农业的道路。以往应用的棉铃虫诱芯主要由(Z)-11-十六碳烯醛(Z-11-hexadecenal)和(Z)-9-十六碳烯醛(Z-9-hexadecenal)两种化学物质组成,然而随着棉铃虫对人工性诱剂抗干扰性的产生,雄蛾表现出对雌蛾所释放的性信息物质化学信号的接受和反应更精准的选择适应性。
为了获得高效精准的棉铃虫性性引诱剂,对棉铃虫进行预测预报及干扰交配达到防治该虫的目的,迫切需要开发和利用新型高效棉铃虫性性引诱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精准的棉铃虫性引诱剂,以提高其诱捕精准度和数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本发明的棉铃虫性引诱剂的诱芯。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铃虫性引诱剂诱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棉铃虫性引诱剂以及诱芯的应用。
研究发现,在棉铃虫性腺内除(Z)-11-十六碳烯醛和(Z)-9-十六碳烯醛这两种物质外还存在(Z)-9-十四碳烯醛(Z-9-tetradecenal)、(Z)-7-十六碳烯醛(Z-7-hexadecenal)和十六碳烷醛(hexadecanal)等多种其它的物质,因此,这些物质具有增加引诱效果的可能性。本发明通过进一步研究,最终确定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棉铃虫性引诱剂,包含按性引诱剂的重量计:90~99%的(Z)-11-十六碳烯醛,0.9~9.9%的(Z)-9-十六碳烯醛,和0.1~0.5%的(Z)-9-十四碳烯醛;所述性引诱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优选地,所述性引诱剂包含按性引诱剂的重量计:98.3%的(Z)-11-十六碳烯醛,1.4%的(Z)-9-十六碳烯醛,和0.3%的(Z)-9-十四碳烯醛。
优选地,所述性引诱剂中(Z)-11-十六碳烯醛、(Z)-9-十六碳烯醛和(Z)-9-十四碳烯醛的纯度均高于9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性引诱剂由(Z)-11-十六碳烯醛,(Z)-9-十六碳烯醛和(Z)-9-十四碳烯醛三种组分组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棉铃虫性引诱剂诱芯,所述诱芯包括载体和吸附在所述载体上的上述的棉铃虫性引诱剂。
所述载体可以是红色、绿色或灰色等各种颜色的天然橡胶或复合橡胶塞,橡胶塞的形状可以是反口式,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另外毛细管和缓释袋等其它的缓释载体亦在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诱芯中,所述载体为橡胶载体,优选橡胶塞,如反口式橡胶塞。
优选地,所述诱芯中,所述单个诱芯上含有棉铃虫性引诱剂0.1~1mg,优选0.5~1mg。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棉铃虫性引诱剂诱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的棉铃虫性引诱剂用溶剂稀释;
(2)将上步所得的稀释后的溶液滴加到载体上,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得诱芯。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用正己烷将性引诱剂稀释至1~10μg/μl。
用以稀释的溶剂还可以是正己烷、乙醚或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载体为橡胶载体,优选橡胶塞,如反口式橡胶塞。
优选地,所述单个诱芯上含有棉铃虫性引诱剂0.1~1mg,优选0.5~1mg。
优选地,所述诱芯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即可使用,或者存于-20℃冰箱中备用。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棉铃虫性引诱剂或上述棉铃虫性引诱剂诱芯在对棉铃虫进行预测预报、干扰交配、诱捕棉铃虫,和/或防治棉铃虫中的应用。
农林业生产中应用该性引诱剂诱捕棉铃虫,对棉铃虫进行预测预报及干扰交配达到防治该虫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棉铃虫性引诱剂可明显提高诱捕量和精准度,且性价比高,具有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CPU的高效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貂粪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