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的催化电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7152.0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援中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催化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电解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已有的污水电解装置,包括若干重叠连接的由阴极和阳极构成的电解单元。
已有电解装置存在的问题如下:
电解处理污水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有污渣、污垢附着在极板表面。其中被处理污水中的钙、镁离子生成的不容盐类在极板表面的附着影响最大。夹带着其它污物在极板上的附着物是极板失去活性的最重要原因。
板板失去活性将使能耗上升,污水处理效果差。
正常情况下,电解处理污水时极板析出的H2和O2的微气泡附在在极板表面后并合长大,形成气帘。形成的气帘令电阻上升,附在阳极表面的O2和极板金属元素生成金属氧化物,这是正常状况下令极板表面钝化、失去活性的主要原因。
正常电解时,极板表面生成的活性物不能及时扩散到水体中,而这些活性生成物又恰是去除高毒污染的强氧化剂,如不能及时利用,它会迅速消失,例如产生的湿性臭氧、羟基自由基OH,以及过氧化氢H2O2等。
由上述分析可知,这些问题不解决,电解污水处理的持续高效、低能耗就难以实现。催化电解装置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而失去催化极板的催化活性。
已有的电解装置在电解单元的阴、阳极板之间转轴上安装旋转臂,旋转臂上有嵌缝,嵌缝中装有弹性金属片除去极板上的结垢,或者在旋转臂上安装含有上、下刃面的刮刀除去极板上的结垢。这种刮垢装置有如下不足之处:
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制造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
除垢功能连续性差,效果差。对极板的使用寿命有影响。
不能持续消除极板上形成的气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不需经常维护,使用方便,极板除垢除气帘效果好,极板活性高,持续处理污水效果好,耗能少,使用寿命长的污水处理的催化电解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污水处理的催化电解装置,上盖1与下盖13之间有上、下叠合排列的多个阴极板座3和阳极板座2,阴极板座3上有阴极板9,阳极板座2上有阳极板11,上、下盖,阴极板座和阳极板座通过连接锁件5连为柱体,柱体的轴心有驱动轴6穿过阴、阳极板与驱动装置18连接,相邻阴、阳极板之间的电解单元内的驱动轴上固连有至少一片叶片10,叶片的上、下表面与驱动轴6的一个夹角α:0°<α<90°,叶片上、下边与极板有间隙,阴、阳极板上分别有一个不同轴的通孔30,上盖1有出水管8,下盖13上有进水管14,极板座与极板、上盖、下盖连接处有密封装置4。
每个电解单元内的叶片10为两片,分别位于驱动轴的相对两侧,两叶片10与驱动轴的夹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驱动轴6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方轴,方轴与阴、阳极板的中心孔壁有间隙,叶片10与叶片轴15连接,极板与叶片轴上、下表面连接。
阴极板座和阳极板座为矩形框,极板为矩形板,矩形板上有凸块27通过极板座矩形框的凸缘的缺口分别与阴极铜排17和阳极铜排16连接。
阴极板或/和阳极板的基体表面涂覆有具有催化作用的金属氧化物。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立式外形,全封闭结构便于极板生成的活性物质处理污水。
被处理污水在装置内连续进、出,不间断流动,不允许在装置内存在任何容气空间。亦即电解污水中产的H2,O2甚至是Cl2都必须让其释入被处理水体,让其为去除污染物服务,直至被处理污水排出装置,这些气体仍然要为分离污渣做出贡献。
催化电解单元构造简单,便于安装,不需经常维护。
催化电解单元阳极是催化阳极板,阴极可以是催化阴极板,也可以是非催化阴极板。电解单元的阴、阳极极都是单极性的,即是一块极板的两表面都是同一极性。这就意味着各电解单元是以并联电路联在一起的。
每个催化电解单元内都设置叶片构成的三维扰动装置。电解单元内的被处理污水在电解单元内作三维流动。即污水在叶片的扰动作用下,在电解单元内作水平方向流动和上、下方向流动。
三维扰动装置以不锈钢驱动轴穿过每个电解单元,在每个电解单元的腔体内驱动轴上套装叶片。当三维流动装置运转时,电解单元内的被处理污水作圆周运动的同时,由于叶片旋转产生的垂直方向分力,被处理污水在电解单元内还有向上/向下的运动,从而为电解单元提供了有别于已有电解装置所没有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援中,未经黄援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