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制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7243.4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华;吴震宇;唐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洲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强度 加强 制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强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和信息传输的依赖性日益增加,通信网络正在向大容量和高密度方向发展,一旦遭到破坏,立即会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因而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光缆进行保护并加强对光缆的改进,保证通信网络的长期畅通及可靠性。
目前的光缆产品通常包括缆芯和缆芯外围的护套两部分,其在使用中常常会遇到光缆缆体的拉伸力低、抗折叠性能差,极易造成缆体中光纤断裂而中断信息的传输。
由于缆芯光纤的构成主要成份为高纯度石英玻璃,其抗拉伸、抗曲折的物理性能十分脆弱,因而普通光缆在使用安装过程中极易造成护套内的光纤断裂,这也是多年来影响光缆到户普及应用的主要障碍。
现有的生产设备只能同时加工一根或者少量几根加强芯,产能低下,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制造设备,能够同时加工30根加强芯,大大提高了产能,节省的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制造设备,所述包括纤维依次经过的放线架、分线器、涂胶箱、模具、烘干箱和收线箱;
所述放线架上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架,支架下端安装有线轴,支架上端安装有放线器;
所述分线器包括分线架,分线架上端安装有分线板,分线板上设有分线孔;
所述涂胶箱两端位置对应分线板上的分线孔设有胶孔,涂胶箱内设有胶液;
所述模具两端位置对应涂胶箱的胶孔设有模孔;
所述烘干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烘干柜,烘干柜中设有紫光灯,箱体上端设有与箱体内部相通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风机;
所述收线箱两侧面对称设收线轮,收线箱内设有驱动收线轮转动的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放线器包括与支架固定的固定框,固定框内安装有L型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转轮,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框铰链连接,连接杆与固定框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上设有前后两排支架,每个支架下端安装有16个线轴,每个支架上端安装有16个放线器,所述后排支架上的放线器高于前排支架上的放线器。
优选的是,所述分线板上设有30个分线孔,分线孔对称上下各设置15个。
优选的是,所述涂胶箱两端各设有30个胶孔,每端的胶孔对称上下各设置15个。
优选的是,所述模具两端各设有30个模孔,每端的模孔对称上下各设置15个。
优选的是,所述烘干箱内设有多个烘干柜,所述烘干柜包括槽体和上盖,槽体内安装有紫光灯和反光板,上盖下端面也安装有反光板。
优选的是,所述收线箱两侧面对称各设有16个收线轮,收线箱内对应收线轮设有驱动转动的32个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烘干箱与收线箱之间还设有分线架,分线架上端参落设有30个线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制造设备,可以同时加工30根加强芯,大大提高了产能,节省了资源,节省了人工和成本,该设备制造的加强芯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外设有固化胶层,具有弯曲半径小,抗折叠,如应用于小尺寸的 (3mm-5mm)室内光缆制造中,其抗拉伸力为芳纶纤维材料加强芯构件的二倍,且比重小,重量轻盈,抗弯曲抗折叠。所应用的光缆安装施工铺设十分方便,使用寿命长。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优良材料物理性能突出,是目前国内替代进口芳纶纤维光缆加强构件的升级换代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制造设备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放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放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分线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涂胶箱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模具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超高强度加强芯制造设备,所述包括纤维依次经过的放线架1、分线器2、涂胶箱3、模具4、烘干箱5和收线箱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洲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洲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曝气式粉煤灰浮选工艺
- 下一篇:薄壁金属管与管件连接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