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炭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7969.8 | 申请日: | 201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满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8 | 分类号: | C02F11/18;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炭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设备。具体说,是对污泥进行炭化处理用的污泥炭化炉,尤其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内的污泥就地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的产生量逐年增加。为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国家和企业投入了大量财力,建立了很多污水处理厂来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而污水处理厂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又会产生大量污泥。污泥是很多污染物积聚的产物,如不对污泥进行处理,对环境又会带来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
目前,对污水厂污泥的处理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将污泥运到发电厂与煤混合后进行焚烧,另一种是作为绿花肥料。前者需要将污泥运到发电厂进行焚烧,运输和焚烧费用较高,使得处理成本较高。如果管理不严,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乱倒现象。后者将污泥用作绿花肥料。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污染物,用作绿花肥料后,通过雨水的冲刷,仍旧会对环境带来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炭化炉。采用这种污泥炭化炉来对污泥进行就地处理,可降低处理成本,彻底避免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污泥炭化炉特点是包括炉体,炉体顶部有污泥进口和出气口,炉体底部有进气口。炉体内有上槽和下槽,上槽和下槽的槽口均朝上,上槽与下槽间有间距。上槽和下槽内均有搅拌器,该搅拌器含有转轴,转轴上有叶片,转轴两端均呈可旋转状与相应槽的两端槽壁相配合。转轴一端均伸出在炉体之外,所述伸出端与一动力机构相连。上槽的槽底一端槽底上有出泥口,下槽的槽底一端有出灰口,所述上槽的出泥口处于下槽的槽口上方,所述出灰口处在远离出泥口的下槽槽底上且出灰口伸出在炉体底部之下。上槽与下槽间的炉壁上有燃烧孔,与该燃烧孔相应的炉体外侧均有燃烧器,燃烧器的出火口分别与燃烧孔连通。
其中,所述污泥进口处有干燥过的污泥料仓,料仓上下部分别有进口和出口;料仓上的出口通过绞龙与炉体顶部的污泥进口相连。
炉体底部外侧有鼓风机、富氧空气发生器和氧气瓶,鼓风机的出口与进气口连通;鼓风机的进口与富氧空气发生器的出口连通。富氧空气发生器上加工有大气进口和氧气进口,氧气进口与氧气瓶的出口相连。
所述出气口处有引风机,引风机的进口与所述出气口相通,引风机的出口处有高温触媒除臭器。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的污泥炭化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加工有污泥进口和出气口,炉体底部加工有进气口。炉体内设置有上槽和下槽,上槽与下槽间有间距。上槽和下槽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的转轴一端均伸出在炉体之外并与一动力机构相连。上槽的槽底一端槽底上加工有出泥口,下槽的槽底一端加工有出灰口。所述出泥口处于下槽的槽口上方,所述出灰口处在远离上槽的出泥口的下槽槽底上且出灰口伸出在炉体底部之下。上槽与下槽间的相对炉壁上均加工有燃烧孔,与该燃烧孔相应的炉体外侧均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的出火口分别与相应燃烧孔连通。工作时,首先通过燃烧器对炉体内腔进行喷火升温,待炉体内腔温度升到300~800℃时,在关闭燃烧器的同时,通过另设的螺旋输送机使经过上道工序进行干燥过的污泥通过污泥进口送入上槽,在不断搅拌和推进过程中,污泥被彻底干燥。随后,被彻底干燥的污泥从上槽的出泥口落入下槽内。进入下槽的干燥污泥继续升温后产生自燃并发出热值,在不断搅拌和推进过程中充分燃烧成炭灰,最后从下槽的出灰口排出。由污泥自燃产生的热值来补充炉体内的温度,保持上槽内污泥干燥的顺利进行。当炉体内腔温度下降并低于300℃时,再启动个燃烧器对炉体内腔进行喷火升温,使炉温始终维持在300~800℃,确保污泥的炭化处理顺利进行。由于本发明的炭化炉适用于中小污水处理厂,可作为污水处理的必备设备,使得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能够就地处理,与背景技术中将污泥运到发电厂与煤混合后进行焚烧的方式相比,不需运输,不仅可大大降低处理成本,还可避免运输过程中乱倒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通过本发明的污泥炭化炉使污泥炭化,可避免利用污泥作为绿花肥料对环境带来再次污染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污泥炭化炉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经放大了的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7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