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供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8410.7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晖;任成强;刘小川;薛智;韩继深;甘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5/04 | 分类号: | F25B15/04;F22B1/18;C10K1/00;C10K1/04;F01D15/10;F02B6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屠长存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供应 系统 | ||
1.一种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制冷机,
所述制冷机用于以焦化余热流为热源进行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制冷补燃装置,
所述制冷补燃装置以焦炉煤气为燃料,进行补燃,以为所述制冷机提供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余热流包括:上升管荒煤气、循环氨水、煤气初冷器上段循环冷却水、焦炉烟道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包括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四发生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发生器用于以上升管荒煤气的余热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
所述第二发生器用于以循环氨水的余热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
所述第三发生器用于以煤气初冷器上段循环冷却水的余热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
所述第四发生器用于以焦炉烟道气的余热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煤气净化装置,燃气机发电装置,
所述煤气净化装置用于对焦炉煤气进行净化处理,使所述净化处理后的焦炉煤气达到所述燃气机发电装置对燃料的质量指标要求;
所述燃气机发电装置用于以所述净化处理后的焦炉煤气为燃料,生产电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机发电装置为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气净化装置还用于对所述焦炉煤气进行净化处理,使所述净化处理后的焦炉煤气达到所述制冷补燃装置对燃料的质量指标要求;
所述制冷补燃装置用于以所述净化处理后的焦炉煤气为燃料,进行补燃,为所述制冷机提供能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五余热锅炉,
所述第五余热锅炉用于以所述燃气机发电装置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烟气为热源产生蒸汽。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余热流包括上升管荒煤气、循环氨水、煤气初冷器上段循环冷却水、焦炉烟道气、所述燃气机发电装置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烟气中的至少一种,相应地,所述制冷机包括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四发生器、第五发生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发生器用于以上升管荒煤气的余热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
所述第二发生器用于以循环氨水的余热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
所述第三发生器用于以煤气初冷器上段循环冷却水的余热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
所述第四发生器用于以焦炉烟道气的余热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
所述第五发生器用于以所述燃气机发电装置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烟气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包含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四发生器、第五发生器中的至少两个发生器,所述至少两个发生器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发生器中,使用具有较高温度的第一热源的发生器所产生的制冷剂蒸汽作为第二热源,提供给使用具有较低温度的第二热源的发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生器直接以所述上升管荒煤气的余热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或者
该系统还包括:第一余热锅炉,
所述第一发生器以所述第一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为第一热源进行制冷,所述第一余热锅炉用于以所述上升管荒煤气的余热为热源产生蒸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能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蒸汽轮机,
所述第一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还用于所述第一蒸汽轮机,以产生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84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