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增压发动机惯性力矩瞬态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8505.9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连静;李琳辉;韩虎;周雅夫;吕仁志;化玉伟;王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D41/38 | 分类号: | F02D41/3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增压 发动机 惯性 力矩 瞬态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增压发动机惯性力矩瞬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获得发动机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排放特性图
A1、控制发动机节气门(3)以20%/s的变化率从0%节气门(3)开度变化到100%节气门(3)开度,由排气污染物测试装置按照采样时间间隔测出一系列排放物的值,并对其求平均值,作为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为20%/s时的排放物值;
A2、以5%/s的变化率间隔递增,控制发动机节气门(3)分别以25%/s、30%/s、…、100%/s的变化率从0%节气门(3)开度变化到100%节气门(3)开度,由排气污染物测试装置按照采样时间间隔测出一系列排放物的值,并对其求平均值,作为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为25%/s、30%/s、…、100%/s时的排放物值;
A3、以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为横坐标,排放物值为纵坐标,采用线性内插法获得发动机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排放特性图;
B、确定最佳的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α
在步骤A获得的发动机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排放特性图基础上,对每一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上的排放物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加权求和值J,比较各个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上的排放物加权求和值J,选取最小的加权求和值J所对应的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为最佳的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α;所述的加权求和值J按汽油机或柴油机进行计算,如果是汽油机则按步骤B1进行计算,如果是柴油机则按步骤B2进行计算:
B1、对于汽油机排放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其加权求和值J的计算公式如下:
J=ω1COi+ω2HCi+ω3NOxi (1)
式中,ω1、ω2、ω3分别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的权系数,且ω1+ω2+ω3=1;COi、HCi、NOxi分别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在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为i时的排放值,i=20%/s、25%/s、30%/s、…、100%/s;转步骤C;
B2、对于柴油机排放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其加权求和值J的计算公式如下:
J=β1COi+β2HCi+β3NOxi+β4PMi (2)
式中,β1、β2、β3、β4分别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的权系数,且β1+β2+β3+β4=1;COi、HCi、NOxi、PMi分别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在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为i时的排放值,i=20%/s、25%/s、30%/s、…、100%/s;
C、获得实际进入发动机(1)气缸的空气流量We
C1、控制发动机节气门(3)以步骤B确定的最佳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α从0%节气门(3)开度变化到100%节气门(3)开度,由安装在中冷器(4)后的压力传感器(2)测出进气歧管压力值p进,由安装在中冷器(4)后的温度传感器(7)测出进气歧管内气体温度T,由安装在增压器(5)前的空气流量传感器(6)测出通过增压器(5)的空气质量流量W0;
C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实际进入发动机(1)气缸的空气流量We,公式如下:
式中,p进为进气歧管压力值,单位为kpa,V1为增压器(5)出口至发动机(1)气门间总体积,单位为m3,Rair为空气的气体常数,单位为J/(kg·K),T为进气歧管内气体温度,单位为K,W0为通过增压器(5)的空气质量流量,单位为kg/s;
D、确定实际喷油量Q
由步骤C获得的实际进入发动机(1)气缸的空气流量We,根据理论空燃比确定发动机(1)的喷油量Q0;空燃比为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即:
式中,Q0为根据理论空燃比得到的喷油量,单位为kg/s,汽油机理论空燃比A/F=14.7,柴油机理论空燃比A/F=14.3;
实际喷油量由下式确定
Q=0.2·Q0 (5)
式中,Q为需要确定的实际喷油量,单位为kg/s;
瞬态下,当驾驶员急踩加速踏板时,控制节气门(3)以最佳的节气门(3)开度变化率α到达预定的节气门(3)开度,控制喷油器以喷油量Q喷射燃油,完成混合动力车用增压发动机惯性力矩瞬态控制;控制过程中发动机损失的转矩由混合动力车上的电动机来弥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85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