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力补偿式电子压力计减震托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9433.X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明 |
主分类号: | E21B47/017 | 分类号: | E21B47/017;E21B47/0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陈君伟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补偿 电子 压力计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试油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电子压力计的抗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压力计是地层测试中录取地层压力、温度资料的一种精密电子仪器,长期以来,因保护电子压力计的托筒减震效果差,容易造成仪器损坏,影响了施工周期及测试资料的录取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弹力补偿式电子压力计减震托筒。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弹力补偿式电子压力计减震托筒,包括轴向减震接头,轴向减震接头的下端连接外筒,外筒内设置径向减震接头;所述轴向减震接头包括上芯轴,上芯轴的下端连体设置限位凸台,上芯轴的上端连接螺母;所述上芯轴上间隔套置上接头,上接头包括两端的大内径段和中间的小内径段,小内径段的两端与相应的大内径段连体设置,上接头的小内径段通过定位销钉固定在上芯轴外;所述上芯轴外设置两组成对布置的弹簧座,每组的两个弹簧座之间分别设置上减震弹簧,每组弹簧座分别设置在上接头的大内径段内,两组弹簧座中其中一组弹簧座设置在上接头的小内径段与限位凸台之间,另一组弹簧座设置在上接头的小内径段与螺母之间;所述径向减震接头包括下芯轴,下芯轴的上端连体设置固定凸台,固定凸台下方的下芯轴上套置固定套和活动套,活动套设置在固定套的下方,在固定套与活动套之间设置下减震弹簧,下芯轴的下端螺纹连接弹力调整螺母,在弹力调整螺母与活动套之间的下芯轴外套置弹力补偿弹簧。
工具下井时,轴向减震接头连接在电子压力计的上部,径向减震接头连接在电子压力计的下部,并与外筒连接。下钻时的轴向震动负荷,由轴向减震接头的两个上减震弹簧吸收;径向震动负荷,由径向减震接头的下减震弹簧和弹力补偿弹簧吸收,减震弹力的大小可通过弹力调整螺母进行调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地消除下钻和射孔测试联作时产生的轴、径向震动。投入使用后,电子压力计的完好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为了使减震效果更好,所述上接头的小内径段上径向设置第一传压孔。
同理,所述外筒上径向设置第二传压孔。
同理,所述每组弹簧座与上接头的小内径段之间分别设置减震垫圈。
本发明外筒的下端螺纹连接下接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向减震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径向减震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向减震接头,1-1上接头,1-1-1大内径段,1-1-2小内径段,1-2上减震弹簧,1-3定位销钉,1-4第一传压孔,1-5减震垫圈,1-6弹簧座,1-7上芯轴,1-8螺母,1-9限位凸台,2外筒,3第二传压孔,4电子压力计,5径向减震接头,5-1下芯轴,5-2固定套,5-3下减震弹簧,5-4活动套,5-5弹力补偿弹簧,5-6弹力调整螺母,5-7固定凸台,6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弹力补偿式电子压力计减震托筒,包括轴向减震接头1,轴向减震接头1的下端连接外筒2,外筒2上径向设置第二传压孔3,外筒2内设置径向减震接头5,外筒2的下端螺纹连接下接头6。
如图2所示,轴向减震接头1包括上芯轴1-7,上芯轴1-7的下端连体设置限位凸台1-9,上芯轴1-7的上端连接螺母1-8。上芯轴1-7上间隔套置上接头1-1,上接头1-1的下端螺纹连接外筒2,上接头1-1包括两端的大内径段1-1-1和中间的小内径段1-1-2,小内径段1-1-2的两端与相应的大内径段1-1-1连体设置,上接头1-1的小内径段1-1-2通过定位销钉1-3固定在上芯轴1-7外,上接头1-1的小内径段1-1-2上径向设置第一传压孔1-4。上芯轴1-7外设置两组成对布置的弹簧座1-6,每组的两个弹簧座1-6之间分别设置上减震弹簧1-2,每组弹簧座1-6分别设置在上接头1-1的大内径段1-1-1内,两组弹簧座1-6中其中一组弹簧座1-6设置在上接头1-1的小内径段1-1-2与限位凸台1-9之间,另一组弹簧座1-6设置在上接头1-1的小内径段1-1-2与螺母1-7之间,每组弹簧座1-6与上接头1-1的小内径段1-1-2之间分别设置减震垫圈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明,未经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9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金银纸制作机
- 下一篇:一种酒糟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