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层网络相切环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0192.0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7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华;钱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董文倩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相切 实现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二层网络相切环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相切点设备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所述主用端口用于在相切环环路中进行数据发送;
通过所述主用端口经相切环环路向所述备用端口发送环路检测报文;
根据所述备用端口的环路检测报文接收情况,设置备用端口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备用端口默认的工作状态为关闭状态;
其中,所述通过所述主用端口经相切环环路向备用端口发送环路检测报文,包括:基于相切环环路的转发实例生成相应的环路检测报文;将所述环路检测报文通过主用端口,按设定周期经相切环环路发送至备用端口;
将所述环路检测报文通过主用端口,按设定周期经相切环环路发送至备用端口包括:判断所述主用端口是否满足特定情况,若满足,则按照所述主用端口定时器设定的周期,在第一次向所述相切环环路中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报文时,连续发送多次,若不满足,则按照所述主用端口定时器设定的周期,向所述相切环环路中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报文;
所述特定情况是指:所述相切点设备的一个端口第一次被配置为主用端口,或者所述相切点设备的一个端口被配置为主用端口后,又被取消配置为所述主用端口,再次又被重新配置为所述主用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相切点设备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包括:
根据用户指示,配置参与组成相切环的相切点设备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或者,
根据预先设定的端口优先级,配置参与组成相切环的相切点设备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相切点设备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包括:
将参与组成相切环的相切点设备的两个端口绑定为端口组,并将其中一个端口配置为主用端口,将另一个端口配置为备用端口。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备用端口的环路检测报文接收情况,设置备用端口的工作状态,包括:
启动备用端口定时器;
判断在备用端口定时器设定的周期内是否接收到主用端口发送的环路检测报文,若是,则保持备用端口当前的工作状态,否则,将备用端口当前的工作状态切换为数据发送状态。
5.一种基于二层网络相切环实现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相切点设备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所述主用端口用于在相切环环路中进行数据发送;
主用端口工作单元,通过所述主用端口经相切环环路向所述备用端口发送环路检测报文;
备用端口工作单元,根据所述备用端口的环路检测报文接收情况,设置备用端口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备用端口默认的工作状态为关闭状态;
其中,所述主用端口经相切环环路向备用端口发送环路检测报文,具体包括:主用端口工作单元基于相切环环路的转发实例生成相应的环路检测报文;主用端口工作单元将所述环路检测报文通过主用端口,按设定周期经相切环环路发送至备用端口;
将所述环路检测报文通过主用端口,按设定周期经相切环环路发送至备用端口包括:所述主用端口工作单元判断所述主用端口是否满足特定情况,若满足,则所述主用端口工作单元按照所述主用端口定时器设定的周期,在第一次向所述相切环环路中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报文时,连续发送多次,若不满足,则按照所述主用端口定时器设定的周期,向所述相切环环路中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报文;
所述特定情况是指:所述相切点设备的一个端口第一次被配置为主用端口,或者所述相切点设备的一个端口被配置为主用端口后,又被取消配置为所述主用端口,再次又被重新配置为所述主用端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配置相切点设备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具体包括:
配置单元根据用户指示,配置参与组成相切环的相切点设备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或者,
配置单元根据预先设定的端口优先级,配置参与组成相切环的相切点设备的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1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