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COS的可调色散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0224.7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权;尤全;刘子晨;邱英;杨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G02B6/26;H04B1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cos 可调 色散 补偿 装置 | ||
1.一种基于LCOS的可调色散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行器(101),其环行器输入端(11)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从第一输出端(12)输出,所述环行器(101)还设有第二输出端(13),
第一输出端(12)通过光纤连接到单光纤准直器(102)的单光纤准直器输入端(21),
单光纤准直器(102)后方依次设有双折射晶体(103)、1/2波片(104)和PMD补偿片(105),
PMD补偿片(105)后方设有部分反射镜(106),且经过PMD补偿片(105)后的光信号以角度θ入射到部分反射镜(106),
部分反射镜(106)后方设有与其平行的硅基液晶LCOS(107),
部分反射镜(106)前下方设有与部分反射镜(106)和硅基液晶(107)适配的第一全反镜(108)和第二全反镜(109),且第一全反镜(108)的反射光能再次以角度θ入射到部分反射镜(106),
第二全反镜(109)用于将入射的光信号沿原路返回,最后从环行器的第二输出端(13)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COS的可调色散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LCOS的可调色散补偿装置(100)的光路路径是:
光信号从环行器(101)的环行器输入端(11)输入,从环行器(101)的第一输出端(12)输出,环行器(101)的第一输出端(12)与单光纤准直器(102)的单光纤准直器输入端(21)用光纤连接,从环行器(101)的第一输出端(12)输出的光信号经单光纤准直器(102)准直后入射到双折射晶体(103),双折射晶体(103)对入射光信号进行偏振分束,然后通过1/2波片(104)转化为同一偏振方向的偏振光,再经过PMD补偿片(105)对双折射晶体(103)和1/2波片(104)带来的PMD进行补偿;经过PMD补偿片(105)后的光信号以角度θ入射到部分反射镜(106),光信号在部分反射镜(106)和硅基液晶(107)之间多次反射并从部分反射镜(106)透射后入射到第一全反镜(108),第一全反镜(108)的反射光再次以角度θ入射到部分反射镜(106),在部分反射镜(106)和硅基液晶(107)之间多次反射并从部分反射镜(106)透射后再次入射到第一全反镜(108),光信号在部分反射镜(106)、硅基液晶(107)和第一全反镜(108)之间多次反射透射后入射到第二全反镜(109);第二全反镜(109)将入射的光信号沿原路返回,经部分反射镜(106)、硅基液晶(107)和第一全反镜(108)多次反射透射后回到PMD补偿片(105),PMD补偿片(105)对返回光信号的PMD进行预补偿,再经1/2波片(104)和双折射晶体(103)偏振合束后回到单光纤准直器(102),最后从环行器(101)的第二输出端(13)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2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叶绿素铁铝盐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微波提纯石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