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数据可区分编码和分组前向纠错编码的多媒体数据流传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0712.8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4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启月;吴萌;孟维晓;林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数据 区分 编码 分组 纠错 多媒体 数据流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媒体数据流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流行的对等网络(P2P)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充分利用客户的上行带宽,在下行占用的同时也占用上行带宽,为其他用户提供资源,实现网络的加速和扩展。利用P2P的方式可以实现下载加速和扩大用户群的目的。而相比较于P2P的下载技术,P2P的流媒体技术难度更大一些,由于前者的下载是无顺序的下载,最终可以组成文件就可以,而后者却需要顺序,因为视频和音频资料是不能颠倒顺序的。
P2P流媒体技术有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包协议(UDP)的差别。TCP只针对小区域内、时延很短的情况下适用。但实时视频流的传输是对时延要求很苛刻的。而且TCP的重传方式不适于包含大用户群的多播应用。很多IP电视服务提供商更倾向于用管理IP网络的方式来说明丢包的问题,这样能减少流媒体传输的丢包率,但是不能保证端对端的视频流质量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传输需求。另外,国内的网络不稳定,内网多,UDP的特点虽然可以让它穿透内网,这样可以利用的终端用户更多,效果也更好,但是UDP协议存在严重的丢包问题。因此如何同时满足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本质问题,仍然是困扰着目前技术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提高多媒体数据流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提供一种联合数据可区分编码和分组前向纠错编码的多媒体数据流传输方法。
联合数据可区分编码和分组前向纠错编码的多媒体数据流传输方法,
多媒体服务端的多媒体数据流传输过程为:
步骤一、采用M个Packet前向纠错编码器分别对M个数字音频/视频流媒体发出的信息帧进行Packet编码,获得M路编码后的数据;
步骤二、采用M个可区分编码器分别对步骤一中获得的M路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可区分编码,获得M路可区分编码后的数据;
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M路可区分编码后的数据发送至基于Packet的选择传递网络,所述M路可区分编码后的数据在基于Packet的选择传递网络中混合形成混合信号;M为正整数;
N个用户端的多媒体数据流传输过程相同,每个用户端的多媒体数据流传输过程为:
步骤四、用户端从基于Packet的选择传递网络中接收步骤三发送的混合信号,并采用可区分译码器对接收到的混合信号进行可区分译码,获得M路可区分译码后数据;
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M路可区分译码后数据分别采用M个Packet前向纠错译码器进行Packet前向纠错译码,获得M路Packet前向纠错译码后的数据;
步骤六、将M路Packet前向纠错译码后的数据进行合并,实现用户端的多媒体数据流接收,完成多媒体数据流传输。
步骤一中的对每个数字音频/视频流媒体发出的信息帧进行Packet编码的具体方法是:
步骤A、Packet前向纠错编码器FEC中的寄存器将每个数字音频/视频流媒体发出的信息帧按行顺序读入,并将K个信息帧作为一个packet组;所述K为正整数;
步骤B、Packet前向纠错编码器FEC中的寄存器将每个数字音频/视频流媒体发出的信息帧按列顺序进行FEC编码,并添加校验信息;
步骤C、将经步骤B编码后的信息帧和添加的校验信息合并,作为一个新的packet组,并按照帧的顺序输出,完成对该数字音频/视频流媒体发出的信息帧的Packet FEC编码。
本发明有效提高多媒体数据流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数据传输流程示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音乐数据片段在服务器中的数据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对source1和信源4进行packet前向纠错编码的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数据区分编码后的数据进入多址接入信道的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将接收机收到的信号矢量通过数据区分译码器分离成原始发送数据的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信息源1和信息源2分别采用数据流区分编码的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数据进入多址信道的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数据分离译码过程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中packet FEC编码前的数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中packet FEC编码后的数据结构示意图;图11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系统丢包率仿真结果示意图,其中曲线11为无编码的丢包率仿真曲线;标记12为采用本发明方法的4种RS参数下的丢包率仿真曲线;图1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吞吐量性能仿真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