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污染的洗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0934.X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茂祥;郑劲林;李永刚;杨陟华;张丽仙;王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0 | 分类号: | G21F9/00;B08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解政文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污染 装置 | ||
1.一种放射性污染的洗消装置,包括支架(1)、担架(4),担架(4)设于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枪固定架(2)、设备箱装配体(3),其中,所述喷枪固定架(2)设于所述支架(1)的一侧边,所述喷枪固定架(2)包括固定端(21)及安装端(22),所述固定端(21)上设有喷枪固定杆(23),所述喷枪固定杆(23)上挂有若干个清洗液喷枪(51)及若干个热水喷枪(52),所述设备箱装配体(3)设于所述支架(1)上靠近所述喷枪固定架(2)的位置处,所述设备箱装配体(3)包括设备箱(31)、清洗液箱(32)、热水箱(35),所述清洗液箱(32)连接有加压装置,所述清洗液箱(32)及加压装置均放置于所述设备箱(31)内,所述热水箱(35)固定于所述设备箱(31)外侧,所述设备箱(31)的前侧杆(313)为中空杆,所述喷枪固定架(2)的安装端(22)伸入所述前侧杆(313)的中空腔内,所述各清洗液喷枪(51)的进水管连接到所述清洗液箱(32)上,所述各热水喷枪(52)的进水管连接到所述热水箱(3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污染洗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相互平行、长度相等的第一、第二导轨(11、12)及若干根立杆(13),各立杆(13)的长度相等,每根立杆(13)的顶部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第二导轨(11、12)底部均布有若干个安装销,所述第一、第二导轨(11、12)上的各安装销分别插入一根立杆(13)上的安装孔内,各立杆(13)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污染洗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31)包括箱体(311)及设于箱体(311)上方的固定架(312),所述箱体(311)的宽度与所述支架(1)的宽度相等,所述固定架(31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架(1)的宽度,所述固定架(312)前后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一组底部滑轮(37、38),所述箱体(311)前后两侧面靠近所述固定架(312)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组侧滑轮(39、40),所述固定架(312)放置于所述支架(1)的第一、第二导轨(11、12)上,所述箱体(311)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导轨(11、12)之间,所述两组底部滑轮(37、38)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导轨(11、12)的顶面接触,所述两组侧滑轮(39、40)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导轨(11、12)的侧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污染洗消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导轨(11)相连接的每相邻两立杆(13)之间设有一组左右斜支撑(14),每组左右斜支撑(14)包括两条相互交叉的支撑条(141),每两条支撑条(141)的交叉点设有定位销,所述立杆(13)上分别套有上固定扣(132)、下滑动扣(133),所述上固定扣(132)与所述立杆(13)相互固定,所述下滑动扣(133)可相对所述立杆(13)滑动,所述两支撑条(14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相邻两立杆(13)的上固定扣(132)及下滑动扣(133)上,与所述第二导轨(12)相连接的每相邻两立杆(13)之间设有同样的左右斜支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污染洗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3)中与所述第一导轨(11)相连接的各立杆(13)为前排立杆,与所述第二导轨(12)相连接的各立杆(13)为后排立杆,所述前排立杆和后排立杆之间设有若干组前后斜支撑(16),每组前后斜支撑(16)分别包括两条相互交叉的斜支撑杆(161),两条斜支撑杆(161)的交叉点设有定位销,所述两条斜支撑杆(16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前排立杆及后排立杆的上固定扣(131)和下滑动扣(132)上,每组所述前后斜支撑(16)所在平面与所述左右斜支撑条(14)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污染洗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立杆(13)底部设有调节螺栓(1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污染洗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第二侧梁(411、412)及固定于第一、第二侧梁(411、412)之间的箍带(42),所述箍带(42)设置于所述两侧梁的中间部分,在所述两侧梁的两端分别留有手柄,所述第一、第二侧梁(411、412)分别由若干段梁杆通过旋转铰链(451、452)相互连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慧荣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9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