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窗帘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1087.9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培洛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窗帘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窗帘领域,特别适用于含规则几何形状的如风琴帘、百褶帘的垂直安装使用。
背景技术
风琴帘、百褶帘等含规则几何形状的窗帘以其明快、简洁的造型,吸引人们的喜爱,尤其是风琴帘更具有优良的隔音、隔热等特性,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家居、办公的装修选择。
现有的风琴帘、百褶帘等大都以水平安装的为主,但随着人们住房条件的提高,人们对房间的采光、通风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房间的窗户的尺寸也越来越大,水平安装的风琴帘、百褶帘等的使用就有其局限,尤其对于落地窗来讲,水平安装的风琴帘、百褶帘等更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市场上现有的可垂直安装的风琴帘、百褶帘等的控制机构因需要克服窗帘体本身产生的弹性力等的原因,大都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安装不便,而且价格昂贵,并且缺少电动控制功能。
相关参考资料:
美国专利申请号:1)7222655;2)4862941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本人的先前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1210103195.3或201220148862.5)相关的技术,结合风琴帘、百褶帘等的在开合时具有相应弹性力的特性,通过新的结构设计以克服其的弹性带来的窗帘体可能的倾斜变形,实现风琴帘、百褶帘等的垂直安装控制系统。
1.本发明的垂直窗帘控制系统可以电动操作,也可以手动操作,并且使用切换简便。
2.本发明的垂直窗帘控制系统采用低压直流电源,使用安全可靠。
3.本发明的垂直窗帘控制系统统采用的能源可以是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组,也可以是与充电电池配套的太阳能电池板等再生能源。
4.本发明的垂直窗帘控制系统可以在同一条运行线路上安装一套以上的主动驱动机构而不相互干涉,因此可以实现窗帘的单开和对开功能,甚至可以安装多种不同的窗帘布的多开窗帘系统,可以任意选择要打开的窗帘布的款式或颜色等。
5.本发明的垂直窗帘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产品在任意位置保持不变形、不倾斜,并且产品的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
6.本发明的垂直窗帘控制系统配有抗碰撞、防风的机构,避免有风时或落地窗的人的进出可能对窗帘系统造成损坏。
7.通过对相关的电动控制部件和相关转换机构的删减可组成纯手动的垂直窗帘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主要结构:
1.可包含至少一个直流电源,该电源可以是电池组或直流电源适配器,电池组最好用可充电电池组,如果用可充电电池组,本系统至少配置一组太阳能电池板或一个充电器。
2.可包含至少一块控制电路板,该电路板含有遥控接收模块,可接收遥控器发出的遥控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响应,可分别控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机的停止、正转、反转运动,可检测电机运转时的电流状况并根据检测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动作。该控制电路板与可能的电池组可以安装在系统的主动驱动机构直连的可移动垂直梁内,或安装固定在窗帘系统的任意一端。
3.包含一条型材结构的顶部横梁。
4.包含一条长度大于型材结构的横梁的同步带或多楔带,该同步带或多楔带按要求的尺寸与位置安装在型材结构的顶部横梁内。
5.包含一对左右对称的型材结构的顶部横梁的端部的安装组件,该对组件可将同步带或多楔带按要求位置安装固定在型材结构的顶部横梁的腔内,同时该组件还可固定一条穿过并提拉窗帘体的拉线。
6.可包含至少一组安装导轮的主动驱动机构,每组主动驱动机构至少对应一个直流减速电机,该电机的转速与输出扭矩需与窗帘的开合速度及所需的扭力相匹配,每组主动驱动机构的电机轴上安装有与选用的同步带或多楔带配合的齿轮,每组主动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轴承,同步带或多楔带按要求方向夹在轴承与齿轮之间,与电机直连的齿轮可以与轴承之间离合,同时有限定同步带或多楔带在轴承轴向位置的挡块,离合机构中包含有与安装电机的机构直连的拉线,拉线通过滑轮导出,拉动连线可以使齿轮与轴承之间闭合,松开拉线齿轮与轴承之间会打开距离。其中所说的导轮分两个垂直层面安装,相关的导轮分别安装两个在侧面构成一个层面,两个导轮安装在中间构成另一个层面,安装在中间的导轮通过活动的轴与主驱动组件内放置的调整垫块接触,使中间导轮在垂直方向尺寸可调,在保证机构运行顺畅的同时尽量减小可移动垂直梁的可偏移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培洛,未经陈培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1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性物品
- 下一篇:煤制气含气量自动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