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结构人造血管及其动态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1091.5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毓陵;洪枫;王聪;唐水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L27/34;A61L2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人造 血管 及其 动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结构人造血管,该人造血管包括:纺织基的管坯(1)和纳米纤维素涂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坯(1)的管壁结构为机织、针织、编织或非织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坯(1)的材料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医用高分子纤维材料。
4.一种复合结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通过机织、针织、编织或非织造得到人造血管的管坯(1),然后将所述的管坯置于细菌纤维素生物反应器中,用支架(2)穿过管坯(1),支架(2)与管坯(1)之间留有空隙,高温灭菌后,在反应器中倒入无菌的发酵培养基、接入细菌纤维素生产菌种子液,动态培养1-7天后在管坯内外表面涂覆一层纳米纤维素膜,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纤维素生物反应器中,管坯(1)随着转盘(3)的转动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纤维素生物反应器中,管坯(1)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为棒状或管状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纤维素生产菌为醋酸菌属(Acetobacter sp.)、葡萄糖酸杆菌属(Gluconobacter sp.)、葡糖酸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 sp.)、葡萄糖氧化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根瘤菌属(Rhizobium sp.)、八叠球菌属(Sarcina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unas sp.)、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产碱菌属(Alcaligenes sp.)、气杆菌属(Aerobacter sp.)、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洋葱假单胞菌(Seudomonas cepacia)、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或红茶菌(kombuch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10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