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1485.0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邹永宁;王珏;伍立芬;陶李;段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5/00 | 分类号: | G01B15/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业 ct 扫描 技术 体积 测量方法 | ||
1. 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提取边缘,采用Zernike矩对CT扫描得到的二维图像提取亚像素级边缘;
2)边缘点多项式拟合,对步骤1)中提取出来的边缘点进行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拟合函数,根据拟合函数将拟合后的点坐标转换为极坐标;
3)层间匹配,对步骤2)中的拟合函数曲线进行等相角间隔采样,并建立同相角的轮廓点匹配;
4)层间插值,对匹配后的边缘轮廓点采用层间插值拟合算法,得到该相角下各中间层的轮廓点坐标;
5)预测顶端,对插值拟合后的层间轮廓采用灰度外插法,预估工件顶端点坐标,根据顶端点坐标进行补顶处理;
6)测量体积,根据层间值后的三维拟合轮廓数据,首先计算各中间层切片二维面积,再利用台体法计算工件体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步骤1)中Zernike矩提取方法存在的边缘粗化和边缘断裂,采用非极小值抑制方法进行改进。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边缘点多项式拟合的具体方法为:
对于于平面上的离散点 ,构造M阶多项式来拟合这N个数据点,通过公式
的最小值便可得到系数c1…cM+1,即求得拟合函数f(x) 。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层间匹配的具体方法如下:
对各层切片轮廓的拟合轮廓的拟合函数按照相同相角进行采样,采样点数均取720,采样相角间隔取,采样后得到的各层720个采样点分别用极坐标(ρ,θ)形式和直角坐标(x,y)形式表示,其中θ即为采样时的相角整数倍,按照极坐标θ相同这一准则进行层间边缘点匹配,即各层轮廓点中,θ坐标相同的点被归为同一个匹配小组,视为在待测物体上属于同一条经线,匹配后的各点按照匹配组依次用直角坐标形式表示。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层间插值的方法为:
针对匹配后的等相角下的层间轮廓点,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得到该相角下被测物体的层间轮廓曲线,再对轮廓曲线函数进行等间距层间插值,对每2层相邻数据插入多层插值数据,由此可以得到中间层的轮廓数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预测顶端的方法如下:
针对层间匹配插值拟合后的等相角下的轮廓点,通过对层间拟合曲线进行外插及插值曲线切线结合,利用灰度预估出尖顶形状工件的顶点位置。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各中间层切片二维面积的方法为:
首先对多项式拟合后的二维轮廓点采用八邻域法进行跟踪,按照顺时针跟踪法依次找出各相邻轮廓点;然后取该二维闭合轮廓内任意一点作为顶点,轮廓上每相邻的两点作为两底点构造三角形,则可以把该轮廓图像视作由720个小三角形拼凑组成;再利用海伦公式求出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对各三角形面积叠加,即为该层切片的轮廓面积。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工件体积的计算方法为:
针对层间插值的所有层的轮廓数据,从下至上依次取出2层相邻轮廓数据,以下层轮廓作为圆台底面,上层轮廓作为圆台顶面,上下两层轮廓之间间距作为圆台的高,利用台体体积公式求出该小台体的体积,以此类推求出所有层轮廓之间的体积,进行累加便可得到待测工件的三维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14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内无废料冲铆焊片机构
- 下一篇:用于汽车车门外板加强板零件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