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沼虾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2561.X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202162 上海市崇明县陈家镇前***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修复 水体 生态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生态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沼虾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引入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是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的通用技术。随着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的引入,大量的絮状悬浮物以及微生物和藻类会附着在植株叶片、茎干或裸露于水体中的根系上,或者附着在水体中裸露的石头或底泥上。水体中的藻类和微生物的生长有助于将水体中溶解的或悬浮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体,从而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但是,大量附着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特别是水生植物表面的附着生物(如大型丝状藻类等),将严重抑制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大量沉水植物死亡;如不及时将这些附着生物清除或者转化为其他生物体移出水体,这些附着生物不仅起不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将导致水生态系统不稳定,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因此,如何有效的清除过多的附着生物,是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沼虾(Macrobrachium spp.)是一类常见的淡水虾类,其品种繁多,例如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沼虾属动物具有摄食藻类、微生物和絮状有机物的特性,并能捕食小型水生昆虫和动植物腐屑,而且不具备生物威胁,但目前尚未有将沼虾应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沼虾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净化水质,且对生态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应用沼虾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沼虾;
2)人工饲养沼虾;
3)向水体中投放沼虾。
本发明利用沼虾属动物的生态特性,将附着在水生植物植株或水底其他物质上的藻类、微生物、絮状有机物和动植物碎屑转化为虾体移出水体,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而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沼虾的品种选择
选择食量大、耐受性强、繁殖能力不高的活泼健康品种,其他特性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选用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2.沼虾的人工饲养
野外采集沼虾,在春夏季节利用粉碎的水草叶片及光合细菌进行3个月的人工饲养。
3.沼虾的投放
按工程计划,使用地笼网捞出健康活泼、体格较大的虾体,投放到工程水体中。
沼虾的投放密度根据水体中附着在植株和底泥上的藻类、微生物和絮状物的厚度决定,一般控制在1.5~15公斤/公顷。本实施例中,沼虾的投放密度为每亩水面投放500克沼虾。对于使用于生态修复工程的沼虾,一般不需要采用人为干预的方法来控制密度,如果密度过高,可以用地笼网来捕获多余的沼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2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