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腰背部健身与康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2744.1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8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生;韩宝玲;赵欣驰;冯达;罗翔辉;曹虹蛟;吕金科;赵维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欣驰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3B23/02;A63B21/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付雷杰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腰背 健身 康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与康复器材,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腰背部健身与康复机,属于机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腰背部疼痛的发病率却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可能与人们伏案工作时间延长,活动减少以及肥胖等因素有关。经调查,腰背部疼痛的患者从20岁开始骤然增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据统计世界上约有21%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疾患。因此非常有必要增加对腰背部的锻炼,从而减少腰背部疼痛疾患。但如今,在市场上可以购得的腰背部健身和康复器械非常有限,这些器械不仅种类单一,功能单一,而且一台器械针对的人群非常狭小。另外,这些器械提供运动阻力大小往往与人体肢端位移的变化关系缺乏人体构造学上的科学匹配规律,不为专业的健身人群所接受。
[201010244553]发明涉及一种腰部锻炼用运动器械,它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与地面接触并紧密结合的固定下板;在上述固定下板上侧设置的旋转上板;设置在上述固定下板的气缸上部与上述旋转上板的导杆外沿,当用户踏上旋转上板之后,上下运动时产生弹性变形的压缩弹性构件;在插入式固定孔与插入式结合孔之间至少有一个以上与之相结合,当旋转上板沿左右扭动时产生弹性变形,并左右对称设置的拉伸弹性构件。经资料查阅可知:腰部锻炼用运动器械仍以传统的弹性原件作为施力装置,运动过程中缺乏保护作用。而传统的弹性原件提供的阻力大小与人体肢端位移的变化关系缺乏人体构造学上的科学匹配规律,不科学。而且该器械没有机身调整功能,只能适应一定身高和体型的小部分人群,适用范围小,而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偏大,其弊端由此可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穿戴式腰背部健身与康复机,能够集中对人的腰背部进行锻炼或康复训练,且在装置中增加了调整机构,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使健身或康复更科学化。
本发明的腰背部健身与康复机包括臀部基板、肩部基板和运动机构;臀部基板和肩部基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肩部基板位于臀部基板上方;肩部基板的对称轴与臀部基板的对称轴重合;所述运动机构在该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对称布置;
右侧运动机构包括舵机E、连杆A、连杆B、连杆C、连杆D、大套盘、承重套杆、舵机F、承重杆、传动轴、芯轴、丝杆、滑块、电机和大套盘转动撑杆;其中连杆C为半圆形结构,该半圆形结构的对称线沿水平方向,连杆C有三个铰接端,分别位于半圆形结构的顶部、底部及外圆周,其中外圆周上的铰接端位于其水平对称线的位置;连杆D为直角结构,该直角结构水平部分的端部有竖直向下的连接轴;
其连接关系为:舵机E通过臀部基板下端的舵机固定架固定在臀部基板上,舵机E的输出轴垂直穿过臀部基板后与连杆A连接,该连接点记为A点;连杆A的另一端与连杆B动连接,该连接点记为B点;连杆B的另一端与连杆C外圆周上的铰接端动连接,该连接点记为C点;连杆C底部的铰接端通过轴承与臀部基板连接,该连接点记为D点,其中轴承的转动方向垂直与臀部基板;保证依次连接A点、B点、C点、D点后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杆C顶部的铰接端为柱形结构,连杆C顶部的铰接端与连杆D水平部分端部的连接轴沿该连接轴的轴线方向铰接;连杆D竖直部分上端的外侧固定舵机F,舵机F的输出轴垂直于连杆D的竖直部分;舵机F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与承重杆A连接,承重杆A与承重套杆表面的滑槽配合,相互只能沿滑槽方向运动;承重套杆通过芯轴安装在肩部基板上,芯轴的安装方式为:在肩部基板左侧加工有大套盘的安装孔,大套盘的圆心所在水平线高于舵机F的输出轴水平状态时的轴线位置;大套盘在其安装孔内与肩部基板动连接,大套盘只能沿其轴向转动;在大套盘上加工有芯轴的安装孔,设该安装孔所在点为E点;芯轴在其安装孔内与大套盘动连接,且芯轴只能沿其轴向转动,承重套杆左侧端部与芯轴固接;丝杆安装在位于肩部基板对称轴上的丝杆安装槽内,滑块安装在丝杆上,滑块与丝杆配合,可沿丝杆上下移动,丝杆顶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大套盘转动撑杆的一端与大套盘连接,设该连接点为F点,另一端与滑块连接;所述F点和E点的连线经过大套盘的圆心;左侧运动机构中的承重套杆通过肩部跨越件与位于肩部基板右侧的芯轴连接。
当滑块位于丝杆的最顶端时,所述E点和F点分别位于大套盘水平直径的两端,其中F点位于靠近丝杆的一侧;当滑块位于丝杆的最底端时,所述E点和F点分别位于大套盘竖直直径的两端,其中F点位于E点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欣驰,未经赵欣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2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