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待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3678.X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闫峻;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荣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机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功放控制电路的待机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提高能效、节能减排的意识不断增强,改善电源转换效率,优化低功耗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目前,许多国家建立了相关的能效标准,诸如比较性能源标签计划和最低能源性标准(MEPS)以及能源之星标准等等,欧盟的EUP标准更是要求待机功耗在0.5W以下,如果用我们传统的功放控制电路,仅仅让功放部分处于待机状态就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在我们家用功放中,仅是变压器上产生的损耗就已经很大了,变压器的待机功耗达3W,远远无法达到欧盟EUP标准,造成电能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在待机状态下可以断开变压器的供电,使功放的待机功耗低于0.5W的待机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待机电路,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电压转换单元、信号检测取样单元、信号放大单元、开关控制单元、信号比较单元、晶体管Q4与继电器JK1;
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主电源电连接、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压,信号检测取样单元、信号放大单元、开关控制单元、信号比较单元依次电连接,信号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晶体管Q4的基极电连接,晶体管Q4的发射极通过继电器JK1的线圈与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正极电连接,也就是说晶体管Q4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K1的线圈的一端电连接,继电器JK1的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正极电连接,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负极电连接,晶体管Q4为一个PNP型开关三极管,继电器JK1的衔铁串接于主电源与变压器的供电回路,衔铁上为常断触点;
信号检测取样单元用于检测音频信号的输入,当检测到有音频信号输入时,其输出一个交流控制信号;
信号放大单元用于对信号检测取样单元输出的交流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并经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控制信号;
开关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接收信号放大单元输出的直流控制信号,并通过该直流控制信号使其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输出端导通,开关控制单元的电压输入端与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电压输出端输出两个直流电压;
信号比较单元用于对开关控制单元输出的两个直流电压进行比较然后输出一个负压;
晶体管Q4的基极接收信号比较单元输出负压并通过该负压使晶体管Q4自身导通;
继电器JK1用于控制主电源与变压器的供电回路是否导通,也就是说当信号检测取样单元有信号输入时,晶体管Q4导通,使继电器JK1通电,继电器JK1的衔铁吸合,使主电源与变压器导通,平时变压器与主电源处于断开状态。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继电器JK1平时处于常开状态,只有当信号检测取样单元检测到有音频信号输入,也就说需要功放工作时,继电器JK1才闭合,使主电源与变压器导通,主电源通过变压器为功放元件供电,也就是说平时主电源与变压器不导通,变压器的待机功耗为零,只有电源IC上有待机功耗,该电源IC的待机功耗小于0.5W,符合欧盟的EUP标准。
作为改进,所述的开关控制单元包括NPN型开关三极管Q1、PNP型开关三极管Q2,Q1的基极与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Q1的集电极与开关控制单元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Q1的发射极接地,Q2的基极与Q1的集电极电连接,Q2的发射极与开关控制单元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Q2的集电极与开关控制单元的电压输出端的一个输出口电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电压输入端通过降压电阻R14与电压输出端的另一个输出口电连接,该开关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一个低电压直流信号控制高电压的导通,也就是说当Q1的基极有直流信号输入时,Q1导通,此时Q2的基极产生一个负压,使Q2导通,使3.5V的直流电压通过Q2与信号比较单元的负极导通,原先3.5V的直流电压是通过一个电阻R14与信号比较单元的正极导通的,使信号比较单元的正负极之间产生一个电压差,使信号比较单元输出一个负压,负压使PNP型开关三极管Q4导通,Q4导通,使继电器JK1通电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荣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荣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