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3680.7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17/10;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痤疮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座疮是一种青春发育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青年人颜面、胸、背等处,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性脓疱或结节,俗称“粉刺”、“痤疮”。
本病多因肺经血热熏蒸颜面,或过食辛辣厚味,脾胃积湿生热,湿热熏蒸面部,或素体湿盛,外蕴肌肤,或冲任血热上冲,复感风毒之邪,或脾虚湿停生痰,郁而化热,痰湿夹热凝滞肌肤而致。
皮疹好发于青年人的颜面、前胸、肩背等皮脂腺丰富部分,常伴有皮脂溢出。初期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小圆锥形的毛囊性丘疹,丘疹顶端有黑色小点,即黑头粉刺,挤压时有黄白色带黑头的脂样栓塞物排出,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溃后可形成疤痕,亦可发展成为结节囊肿,皮损一般散在分布。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的治疗痤疮,减少患者的痛苦,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合理,成本低,具有多种营养丰富的中草药,有效的排除人体内的毒素、增加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基本体质,有效的治疗了痤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痤疮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组合物A:苍术8-12、紫珠叶8-12、桑椹子5-10、麻黄5-7、石南叶13-18、牛膝13-18、玄参5-10、蝉蜕3-8、柠檬肉5-10、五味子8-10、川芎3-8、麦冬5-10、核桃仁5-10、珍珠粉0.5-0.7、炒黑豆13-18、小茴香8-12、桂枝8-12、百部8-12、决明子8-12、苏子13-18、大青叶0.8-1.2和茯苓15-25。
组合物B: 防风8-12、地丁3-5、仙鹤草5-7、藿香13-18、蒲公英3-8、虎杖13-18、赤白芍各10-15、白芷3-8、甘草8-12、枇杷叶5-10、芦笋5-10、黑芝麻28-32、生地8-12、当归8-12、豆豉8-12、炒枣仁3-8、知母8-12和功劳叶5-10。
治疗痤疮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组合物A:苍术10、紫珠叶10、桑椹子8、麻黄6、石南叶15、牛膝15、玄参8、蝉蜕5、柠檬肉8、五味子9、川芎5、麦冬8、核桃仁8、珍珠粉0.6、炒黑豆15、小茴香10、桂枝10、百部10、决明子10、苏子15、大青叶1和茯苓20。
组合物B: 防风10、地丁4、仙鹤草6、藿香15、蒲公英5、虎杖15、赤白芍各12、白芷5、甘草10、枇杷叶8、芦笋8、黑芝麻30、生地10、当归10、豆豉10、炒枣仁5、知母10和功劳叶8。
治疗痤疮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组合物A,除去杂质、清洗、切碎;
(2)按重量份称取组合物B,粉碎,制成药精细粉备用;
(3)将组合物A用水熬开5-1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药精细粉,去火,搅拌均匀,冷却到30-50℃时,即可饮用。
用法及用量:每日一剂,每剂150-200g,水煎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合理,成本低,具有多种营养丰富的中草药,有效的排除人体内的毒素、增加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基本体质,有效的治疗了痤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痤疮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组合物A:苍术10、紫珠叶10、桑椹子8、麻黄6、石南叶15、牛膝15、玄参8、蝉蜕5、柠檬肉8、五味子9、川芎5、麦冬8、核桃仁8、珍珠粉0.6、炒黑豆15、小茴香10、桂枝10、百部10、决明子10、苏子15、大青叶1和茯苓20。
组合物B: 防风10、地丁4、仙鹤草6、藿香15、蒲公英5、虎杖15、赤白芍各12、白芷5、甘草10、枇杷叶8、芦笋8、黑芝麻30、生地10、当归10、豆豉10、炒枣仁5、知母10和功劳叶8。
治疗痤疮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组合物A,除去杂质、清洗、切碎;
(2)按重量份称取组合物B,粉碎,制成药精细粉备用;
(3)将组合物A用水熬开5-10分钟,然后加入步骤(2)中药精细粉,去火,搅拌均匀,冷却到30-50℃时,即可饮用。
病例1:林某,男,22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未经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渐进屈光力镜片
- 下一篇:铝合金两酸抛光用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