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型底泥人造卵石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5381.7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朱雁鸣;张曙光;王建伟;杨学东;王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恩(天津)环境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天津壹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6/02;C04B41/46;C04B4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华苑产业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泥人 卵石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和建筑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以底泥为主要原料的人造卵石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城市河湖水体质量和正常泄洪能力以及内陆航道的畅通,我国每年都开展大规模的湖泊疏浚工程,从而产生大量疏浚底泥,由于疏浚底泥具有泥量大,含水率较高,组成成分复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若处置不当将对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对疏浚底泥的处理和处置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疏浚底泥常规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和土地利用等,这些处置方法虽解决了底泥出路的问题,但也带来了占用大量土地,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其中有益成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反观建筑材料生产行业对粘土有着大量需求,粘土资源的大量开采,已影响到农村耕田的数量和质量。若利用底泥代替粘土制造陶粒,不但会减缓建材制造业与农争土,还可达到废弃物资源化的目的。
目前,底泥陶粒制造工艺多采用烧结方式,此方法虽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烧结陶粒,但烧结过程中能源消耗大、处理成本高、有二次污染产生,环境友好性稍差。因此,发明一种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底泥资源化技术对底泥的高效处理处置有极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效果理想、处理成本低、环境友好性高的底泥资源化处理方法,主要技术是将底泥稳定化、固化后制成人造卵石,从而实现底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本发明所提出生态型底泥人造卵石包括内核1和外壳2两部分。其中内核1的重量组成为:70%-80%以干基记重的底泥、0%-30%石灰、3%-50%胶凝材料、0.1%-10%重金属稳定化药剂,外壳2采用防水涂层。
所述底泥产生于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港口或者航道的疏浚工程,且底泥含水率40%以上。
所述胶凝材料采用糯米汁、合成树脂、橡胶、水泥或其它具有粘结作用的材料。
所述防水涂层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桐油或其它具防水作用的涂料。
所述重金属稳定化药剂为硫化钠、磷酸盐、巯基捕收剂或其它具有重金属稳定作用的药剂。
本发明所涉及的生态型底泥人造卵石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将底泥进行药剂稳定化处理,然后与石灰、胶凝材料先后计量混匀、造粒成型,制成内核1,自然养护7-15天后,送入造粒机,在成球区撒入防水涂层物质,内核1在成球区滚动,利用内核1表面的水膜,均匀包上一层防水涂层外壳2,再次进行自然养护3-7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本发明的生态型底泥人造卵石采用免烧工艺,工艺流程操作简单,能耗低,所用的底泥稳定化、固化及其它外加剂均为大宗产品,廉价易得,来源广泛,极大的降低了底泥的处理成本。
在人造卵石复配工艺中加入重金属稳定剂,可直接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可溶解状态,降低其毒性;胶凝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胶结其它物料成型,还可使底泥人造卵石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尤其是引入了糯米汁的应用,利用糯米中的淀粉类多糖物质在碳酸钙晶体形成过程中对结晶颗粒的大小、形貌和结构进行调控和约束,可使人造卵石产生一种致密的微结构,使其在强度和防渗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人造卵石外壳2采用防水涂层,一方面提高了人造卵石的防水性,降低人造卵石吸水性,避免重金属稳定化作用受到环境干扰,同时还避免了底泥直接与环境、人体接触,提高了产品的环境友好性。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生态型底泥人造卵石由球形内核1和包覆在外部的外壳2组成。根据内核1和外壳2不同的组成成分和配比列出以下3个实例:
实施例1
内核1的重量组成为:底泥以干基计70%、石灰25%、胶凝材料3%、重金属稳定化药剂2%。底泥含水率48.21%,有机质含量10.62%。胶凝材料为糯米汁,重金属稳定化药剂为巯基捕收剂,防水涂层外壳2采用桐油。
首先将底泥进行稳定化处理:将重金属稳定化药剂配成质量浓度50%水溶液,然后喷洒到底泥中,水溶液添加量约为底泥干基重量的4%,搅拌均匀。再将稳定化后的底泥、石灰计量后送入搅拌机混匀后停止搅拌,以聚乙烯薄膜覆盖混合物30min,再加入计量好的糯米汁,搅拌混匀,送入造粒机成型,形成内核1。通过调整造粒机的转速和倾角,控制内核1最大尺寸6-8cm。
将内核1在25-30℃条件下养护7天后再次送入成型设备,在成球区铺撒一薄层桐油,内核1在成球区滚动,利用内核1表面的水膜,外部均匀包上一层桐油外壳2,在25-30℃条件下自然养护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恩(天津)环境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天津壹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恩(天津)环境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天津壹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右双开的冰箱门
- 下一篇:一种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