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有轨公交运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5512.1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00;B61D1/00;B61L2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有轨 公交 运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有轨公交运营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任何地域的经济发展均离不开交通这根纽带,而发达的交通又必须有赖于经济给予有力的支撑。纵观全球达到规模经济的各大都市,其交通网络可谓四通八达,特别是作为高效公共交通的地铁、轻轨,已成为城市数百乃至上千万人群最受欢迎的出行交通。地铁、轻轨由于具有运营量大、速度快、效率高,人们乘坐平稳舒适等独特优点,使地铁从1863年诞生之日起至今经久不衰,成为全球衡量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但是地铁、轻轨建设资金投入高、施工周期长,没有足够的经济水平和财力承受度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也仅仅只有包括直辖市、省会及较大城市之内的十几个都市建有地铁、轻轨。为此,许多大中城市在高昂投入不允许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面对燃料驱动车辆排放的污染,人们开始重温曾经有过的发展历程、而在20世纪30年代被打入冷宫的“有轨电车之路”。现今有轨电车所显现的自身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安全快捷的中等运量以及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低成本,使它再度崛起。国际公共交通联会将在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运量的“现代超级有轨电车”,统一定名为“城市轻轨交通”。改良后的现代超级有轨电车,虽可解决人口百万以下的中等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但需在线路上空架设高压电网或在地面设置专用第三轨为列车供电。其中,当采用高压电网供电时,车顶上还要竖起两根“大辫子”,不仅有碍城市景观,而且高压电网建设费用高;如采用地面专用第三轨供电时,更涉及到雨天地面安全可靠性和建设费用更高等一系列问题。
近些年来,另一种被称之为快速公交系统的非轨道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全球乃至我国得到快速发展。该快速公交系统(译名: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有别于其它公共交通设施的主要特点是:(一)持有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享有使用某道路进行交通活动的路权;(二)设有智能化的车辆运行系统,可指挥调度道口优先通行和平交口的自动减速;(三)设有专用的封闭式公交车站;(四)采用加长版的公交车辆。上述BRT所有的特殊性,使BRT具备了运行快捷、准时和换乘环境改善,快速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达到一定服务水准的优越性。BRT与有轨公交设施相比,大大地降低了建设成本;与常规公交车辆相比,运行线路无障碍速度高,载客量大。但BRT受车辆结构、技术性能的局限,以及路况条件的差异,仍避免不了乘坐舒适度较差,人均能耗、尾气排放量高等缺陷。因此,快速公交系统BRT最终会因不能满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要求,而失去持续发展的前景。由上可见,目前已被国内外应用的地铁、轻轨(含现代超级有轨电车)、BRT这三大高效公共交通运营模式,都各有利弊。人们须要不断地探索,力求对现有的公共交通运营系统进行扬长避短,能研究出一种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城市日益拥堵的交通问题,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建设投资额度相对较小,能与中等城市经济水平相匹配,采用成熟先进技术即可实施的新型公共交通运营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有轨公交运营系统,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公共交通运营系统进行综合创新,以实现人们所期望的既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又节能环保、安全高效,建设成本相对又较低,且可提升城市景观的技术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营新模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在沿用快速公交系统(BRT)相关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再吸取融入轻轨或现代超级有轨电车交通、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源的基本技术特征,经创新提升集成,构成本新能源有轨公交运营系统(译名为New Energy Rail Transit简称ERT)。
新能源有轨公交运营系统,设有行车专用通道、封闭式专用公交车站以及公交车智能化管理系统,所述的专用通道内铺设有轨道,以及设有与轨道匹配的电动有轨公交车组。所述的电动有轨公交车组设有车载电源无线供电系统,所述的专用公交车站站台设有地面充电站;所述车载电源无线供电系统设置有车载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或设有车载高能蓄电池组储能装置,或设有车载超级电容与高能蓄电池组复合储能装置,所述装置均通过其所设受电臂,在公交车组停靠至专用公交车站时,与地面充电站电缆连接接受充电。
所述的专用公交车站迎阳面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并连接地面充电站。
所述的公交车组的车厢结构,设置为中地板或低地板结构。
所述的公交车智能化管理系统为由智能型信号系统、通讯系统、广播系统、车辆自动监测系统、运营信息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和乘客报警装置共同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门阻车器联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挤出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