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盘片、生物转鼓及一体化转鼓式生活污水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5710.8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顾秀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克莱茵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盘片 一体化 转鼓式 生活 污水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工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盘片、生物转鼓及构成的一体化转鼓式生活污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在污水生物处理设备中,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使用生物盘片,生物盘片是一种生物膜法废水处理技术,生物盘片上可以生长存活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污泥龄长,有较长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好。在工艺和维护运行方面生物盘片具有微生物浓度高、污泥不需回流、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是传统的生物盘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有机负荷低、结构不紧凑、面积小、中心转动主轴承载大等问题。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中的传统方式,其去除有机物效果好,和其它工艺结合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N、P,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但是由于整个系统必须曝气供氧,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曝气所需能耗占系统能耗的很大一部分,如果能省下这部分能耗,其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此外,目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器主要处理工艺为接触氧化法,以鼓风机曝气为供氧方式,此工艺有如下缺点:
①占地面积大:如果需要脱氮实现硝化与反硝化,则所需曝气池体积更大;
②能耗大:主要为鼓风机供氧能耗大,若需要脱氮实现硝化反硝化,则需要加大回流比,此时回流泵的能耗也将增大;
③噪声大:主要为鼓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如果鼓风机保养不及时噪声将更大,产生扰民问题,鼓风机的安装在一体化设备内进行地埋后存在洪水期被水淹的危险;
④维修复杂:曝气池中的曝气盘、生物填料五至八年需根据损坏情况进行更换,生物填料长时间曝气后会产生脱落的情况,鼓风机需定期进行保养;
⑤现有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大部分只留检修人孔,此方法在维修时存在因工人不了解有毒气体的危害而不进行通风产生人员中毒或死亡。
由于上述种种缺点的存在,以致于常规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器大部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便停止运行,成为摆设,不能起到其应用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方面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生物盘片表面积小、有机负荷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良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生物盘片。
为了解决上述的第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盘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的支撑盘片和固定在所述支撑盘片上的叶片,且所述叶片与所述支撑盘片垂直,所述支撑盘片中央设有轴孔。
优选地,所述叶片包括提升叶片,所述提升叶片为复数个起始自支撑盘片轴心处同方向的螺旋结构,且所述复数个螺旋结构之间的相互间距距离在近圆心处大于远离圆心处的相互间距距离。
优选地,所述叶片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提升叶片螺旋结构外周的曝气叶片,所述曝气叶片为由至少两组相对开口夹角为90°- 120°的叶片单元构成。
优选地,所述轴孔周围还分布有复数个出水孔。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盘片的边缘还设有若干凸缘的连接结构,所述轴孔为方形轴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方面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生物盘片构成的生物转鼓。
为了解决上述的第二方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生物转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转鼓外筒,所述转鼓外筒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板及出水端板,在所述进水端板的圆心附近设有若干进水孔,在所述出水端板的圆心附近设有若干出水孔,在所述生物转鼓内容纳有至少5-20个和所述转鼓外筒同轴的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生物盘片。
优选地,所述生物转鼓内紧邻进水端板的第一生物盘片上不设出水孔,后续的生物盘片的轴孔附近都设有出水孔。
优选地,所述转鼓外筒还设有形成若干个曝气腔的曝气波纹板。
优选地,所述生物转鼓内的第一生物盘片的提升叶片的螺旋结构方向和生物转鼓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生物盘片的曝气叶片的开口夹角方向和生物转鼓的旋转方向相反;
生物转鼓内的后续生物盘片的提升叶片的螺旋结构方向和生物转鼓的旋转方向相同,后续生物盘片的曝气叶片的开口夹角方向和生物转鼓的旋转方向相同。
优选地,生物转鼓内的后续生物盘片通过在其前的生物盘片的支撑盘片背面涂覆的腻子,来进行粘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克莱茵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克莱茵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5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煤仓落料缓冲器
- 下一篇:一种纸棒制造机的纸筒段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