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棉织物丝光的耐碱渗透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6006.4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3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达一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342 | 分类号: | D06M13/342;D06M13/165;D06M13/144;D06M13/148;D06M15/5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48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棉织物 丝光 渗透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化学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棉织物丝光的耐碱渗透剂。
背景技术
丝光工艺是为了使棉纤维产生丝绸一样的耐久性光泽,提高成品的尺寸稳定性,同时也可提高吸收染料的能力,并赋予织物柔软而丰满的手感。在丝光工艺中,使用浓度较高的烧碱[18.7%一23.5%(25—30Be)],在连续丝光工艺中,棉织物在碱液中经过的时间一般只有30一50s,因此丝光液的渗透性十分重要。而在此浓度的碱液中,一般渗透剂无法使用,必须使用专门用于丝光工艺的渗透剂,因此,丝光渗透剂往往作为一个专门的助剂,在丝光过程中,由于坯纱中含有蜡质、果胶等拒水性天然杂质,在浓碱溶液中,棉纤维的剧烈收缩,碱液的渗透性很差。使用丝光渗透剂后,能使丝光作用迅速而均匀,可缩短工艺时间,特别对未经精练的织物的丝光,丝光渗透剂尤显重要。作为丝光渗透剂应具备下列要求:
(1)能溶于丝光液(浓碱液)中,并有优良的渗透性和润湿性,可大大缩短润湿时间。
(2)耐强碱,在浓碱液中保持长期稳定,效力变化小。
作为丝光渗透剂的一般产品为硫酸酯或磷酸酯,磷酸酯的制备方法通常有:五氧化二磷法、三氯氧磷法、三氯化磷法、聚磷酸、焦磷酸法等。依据这些方法生产的磷酸酯多是单酯、双酯、三酯及未反应物和无机酸的混合物,依所选用的磷酸化剂不同,产品中各组份的比例不同,但副产物无机酸的生成不可避免,这样对设备、管道的腐蚀会相当严重,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硫酸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氧化硫法、氯磺酸法、发烟硫酸法、氨基磺酸法等。三氧化硫法适合大规模生产,投资大,操作复杂。氯磺酸法 副产物氯化氢对设备腐蚀严重,需要气体吸收设备。发烟硫酸法转化率低产品含盐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棉织物丝光的耐碱渗透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反应相对温和,反应速度易于控制的氨基磺酸,使产品的色泽浅,无机盐含量低。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棉织物丝光的耐碱渗透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
氨基磺酸60-100 脂肪醇25-80
脂肪醇醚(EO:7-10)45-150 催化剂2-45。
所述脂肪醇为异构十三醇、异构十醇、异构七醇、异丙醇、异辛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脂肪醇醚为异构十三醇醚(EO:7-10)、异构十醇醚(EO:7-10)、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催化剂为柠檬酸、柠檬酸钠、次亚磷酸钠、尿素、过硫酸钠、所述引发剂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耐碱丝光渗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将一种脂肪醇或多种混合脂肪醇25-80份,脂肪醇醚(EO:7-10)45-150份置于500ml三口瓶中,开始搅拌,加入一种催化剂或复合催化剂2-45份和氨基磺酸60-100份,接通冷凝器回流,加热升温至120℃开始计时,保温反应120min,降温至100℃以下缓慢加入100份软水,待反应物料搅拌均匀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8-8.5。
有益效果:采用反应相对温和,反应速度易于控制的氨基磺酸作为氨基磺酸,该制备方法的特点是投资少,无“三废”污染,产品色泽浅,无机盐含量低。使棉纤维产生丝绸一样的耐久性光泽,提高成品的尺寸稳定性,同时也可提高吸收染料的能力,并赋予织物柔软而丰满的手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棉织物丝光的耐碱渗透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
氨基磺酸60-100 脂肪醇25-80
脂肪醇醚(EO:7-10)45-150 催化剂2-45。
所述脂肪醇为异构十三醇、异构十醇、异构七醇、异丙醇、异辛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脂肪醇醚为异构十三醇醚(EO:7-10)、异构十醇醚(EO:7-10)、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催化剂为柠檬酸、柠檬酸钠、次亚磷酸钠、尿素、过硫酸钠、所述引发剂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达一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达一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