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下合身胶带内膜袋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6442.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吴道元;陈翠珠;江海明;杨燕;王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4 | 分类号: | B65D90/04;B65D90/08;B65D88/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合身 胶带 内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下合身胶带内膜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生产使用的集装袋一般具有内袋与外袋的双层结构,可以提高袋体的承载能力,减少了物料的泄漏和浪费。
一般情况下,集装袋的内袋与外袋之间分开设置,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胶带进行连接,胶带可以设置在外袋内侧,也可以设置在内袋上。大多数情况下,胶带设置在内袋上,不仅方便生产,而且两者之间的粘连效果也更佳。
胶带在内袋本体的固定位置不同,产生的连接效果也不同。此外,袋体内部很容易产生气流,会对影响袋体内物料的质量,影响其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下合身胶带内膜袋,在内袋本体上连接胶带的位置处设置有透气孔,能够及时排散出袋体内部的气流,避免物料受潮,侧挡上胶带的设置位置和设置种类不同,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扩大了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下合身胶带内膜袋,包括:内袋本体,内袋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顶幅、侧挡和底幅,顶幅和底幅的斜面结构与外袋之间合身设置,侧挡边骨上连接有胶带,内膜袋与外袋之间通过胶带可拆卸式连接,侧挡边骨上连接胶带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挡边骨的中间位置上竖向连接有胶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胶带设置有四条,为基布胶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挡边骨的上方竖向设置有四条基布胶带,侧挡边骨的下方横向设置有四条纤维胶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幅正上方垂直设置有进料管,底幅正下方垂直设置有排料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上下合身胶带内膜袋在内袋本体上连接胶带的位置处设置有透气孔,够及时排散出袋体内部的气流,避免物料受潮;侧挡上胶带的设置位置和设置种类不同,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上下合身胶带内膜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下合身胶带内膜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内袋本体,2、顶幅,3、侧挡,4、底幅,5、基布胶带,6、纤维胶带,7、进料管,8、排料管,9、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上下合身胶带内膜袋,包括:内袋本体1,内袋本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顶幅2、侧挡3和底幅4,顶幅2和底幅4的斜面结构与外袋之间合身设置,减少了内外袋之间的连接缝隙,避免了物料的泄露。
顶幅2正上方垂直设置有进料管7,底幅4正下方垂直设置有排料管8,侧挡3边骨上连接有胶带,内膜袋与外袋之间通过胶带可拆卸式连接。
侧挡3边骨上连接胶带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透气孔9,能够及时排散出袋体内部的气流,避免物料受潮。
所述侧挡3边骨的中间位置上竖向连接有四条基布胶带5,即保证了侧挡3中间位置与外袋之间的连接。具体地,基布胶带5连接在侧挡3边骨中间位置两侧的袋体上,增加了与外袋之间的粘连面积。另外,基布胶带5的强度高,抗拉伸能力好,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侧挡3边骨的上方竖向设置有四条基布胶带5,侧挡3边骨的下方横向设置有四条纤维胶带6,保证了侧挡3的不同方位均与外袋之间可靠连接。基布胶带5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纤维胶带6防潮能力强,避免物料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保证了物料的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上下合身胶带内膜袋的有益效果是:
在内袋本体1上连接胶带的位置处设置有透气孔9,够及时排散出袋体内部的气流,避免物料受潮;侧挡3上胶带的设置位置和设置种类不同,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ABS的配方
- 下一篇:风力发电大模数齿轮铣削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