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副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6572.5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荒松政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在煤气炉中使用的主副燃烧器。
背景技术
以往,此种主副燃烧器由副燃烧器和主燃烧器构成。该副燃烧器包含:副燃烧器本体;副燃烧器罩盖,载置在副燃烧器本体上,在与副燃烧器本体之间划分出混合气室;以及多个副燃烧器焰孔,在副燃烧器罩盖的周壁部隔着周方向的间隔形成。该主燃烧器包含:环状主燃烧器本体,围绕副燃烧器本体;环状主燃烧器罩盖,载置在主燃烧器本体上,在与主燃烧器本体之间划分出混合气室;以及多个主燃烧器焰孔,在主燃烧器罩盖外周侧的周壁部隔着周方向的间隔形成。
并且,如此的主副燃烧器中,一般而言,用火花塞对副燃烧器焰孔与主燃烧器焰孔中的一侧焰孔点火,使火焰朝另一侧焰孔延烧。在此,在主燃烧器罩盖的上壁部开设有狭缝焰孔,其自上壁部的内周侧朝径向外方延伸,且径向外端部在主燃烧器罩盖的外周侧周壁部的外周面形成开口,以便在副燃烧器焰孔与主燃烧器焰孔之间进行延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此,上述现有例中,在狭缝焰孔的全长上连通着主燃烧器的混合气室。其中,来自狭缝焰孔的中间部的混合气的喷出流量多,来自狭缝焰孔的径向外端部的混合气的喷出流量少。因此,有时在狭缝焰孔的径向外端部产生的火焰变小,在狭缝焰孔与主燃烧器焰孔之间不能顺利延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640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点而做出,提供一种主副燃烧器,其可提高延烧性能。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主副燃烧器,包括副燃烧器与主燃烧器,该副燃烧器具备:副燃烧器本体;副燃烧器罩盖,载置于副燃烧器本体上,在与副燃烧器本体之间划分出混合气室;以及多个副燃烧器焰孔,在副燃烧器罩盖的周壁部隔着周方向的间隔形成;该主燃烧器具备:环状的主燃烧器本体,围绕副燃烧器本体;环状的主燃烧器罩盖,载置于主燃烧器本体上,在与主燃烧器本体之间划分出混合气室;以及多个主燃烧器焰孔,在主燃烧器罩盖的外周侧的周壁部隔着周方向的间隔形成;其特征在于,在主燃烧器罩盖的上壁部开设用于副燃烧器焰孔与主燃烧器焰孔之间的延烧的狭缝焰孔,其自上壁部的内周侧朝径向外侧延伸,且径向外端部在主燃烧器罩盖的外周侧周壁部的外周面形成开口;狭缝焰孔的径向中间部形成为与主燃烧器的混合气室面对的下表面部分被封闭的槽状焰孔部。
根据本发明,狭缝焰孔的中间部的槽状焰孔部不直接连通混合气室,故来自狭缝焰孔中间部的混合气的喷出流量减少,其结果,来自狭缝焰孔径向外端部的混合气的喷出流量增加。因此,在狭缝焰孔的径向外端部产生的火焰变大,延烧性能获得提高。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主燃烧器罩盖的上壁部的下表面,形成自对应于所述槽状焰孔部的部分朝下方突出的突起。依此,沿主燃烧器罩盖的上壁部下表面流动的混合气因突起朝径向外侧与内侧分流,混合气具有朝径向外侧的方向成分而自狭缝焰孔的径向外端部喷出,延烧性能进一步获得提高。
而且,如上述地形成突起时,优选在所述主燃烧器罩盖的外周侧周壁部的内周面,形成位于与所述突起相同的周方向部分且朝径向外侧凹入的凹入部,所述突起的径向外端部以产生周方向两侧的间隙与径向间隙的方式插入该凹入部,并且,形成与径向间隙连通的所述狭缝焰孔的径向外端部。
依此,混合气在凹入部与突起之间的周方向两侧的间隙朝着凹入部与突起之间的径向间隙往径向外侧流动,可有效地对从与径向间隙连通的狭缝焰孔的径向外端部喷出的混合气赋予朝径向外侧的方向成分。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在主燃烧器焰孔与狭缝焰孔之间进行延烧的延烧性能。而且,可通过凹入部与突起之间的周方向两侧的间隙量适当管理来自狭缝焰孔的径向外端部的混合气喷出流量,亦可防止因喷出流量过大导致主燃烧器罩盖升降或产生黄色火焰等燃烧不良。
再者,优选所述槽状焰孔部形成为深入突起的深度,使得其槽底比所述主燃烧器罩盖的所述突起以外的上壁部的下表面部分更位于下方。依此,混合气从槽状焰孔部的径向两端流入槽状焰孔部,可防止自槽状焰孔部喷出的混合气的喷出流量过度减少。其结果,可在槽状焰孔部上形成小且连续的火焰,防止在狭缝焰孔的中间部因熄火导致延烧不良。
而且,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主燃烧器罩盖的上壁部的上表面外周部的、与所述狭缝焰孔重合的部分,形成朝着径向外侧向下方倾斜的倒角部。依此,在狭缝焰孔的径向中间部与径向外端部之间的延烧性变得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主副燃烧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主副燃烧器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内株式会社,未经林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