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四轮驱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6923.2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谭鑫;吴茂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346 | 分类号: | B60K17/346;B60K17/35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四轮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四轮驱动系统,尤其是一种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属于车辆传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四轮驱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渐增加,具备良好经济性和动力性能的四驱车型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同时也对四驱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应用于四驱车型的全时四轮驱动系统,通过ECU控制前后轴扭矩的合理分配,当前、后车轮附着力不一致时,它将驱动力矩尽可能多地提供给附着力好的车轮,但车辆行驶的路况良好时,前后车轮驱动力矩平均分配,因驱动力矩不能与前后桥的轴荷匹配,影响了车辆的动力性能;并且该四驱系统的中央差速器属于独立的总成部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离合器或粘性耦合器安装在中间传动轴上,降低了传动效率,上述因素都不利于底盘的布置;另外,对于不同的发动机布置形式(横置或纵置),该四驱系统的组成部件也不相同,其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底盘布置、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的汽车四轮驱动系统。
本发明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四轮驱动系统,它包括中央差速器、湿式离合器、离合器压紧机构、前桥差速器、取力器、主减速器和后桥差速器,所述中央差速器与湿式离合器、离合器压紧机构、前桥差速器、取力器集成为一个整体部件,该整体部件通过中间轴与主减速器联接,所述主减速器与后桥差速器配装。
上述汽车四轮驱动系统,所述中央差速器为行星齿轮结构,其行星架与汽车变速器输出轴刚性联接,行星轮系的齿圈与取力器的主动锥齿轮啮合,行星轮系的太阳轮与前桥差速器壳体配装,在行星轮系的齿圈和太阳轮之间安装湿式离合器,所述湿式离合器与离合器压紧机构配装。
上述汽车四轮驱动系统,所述前桥差速器左、右两侧分别联接左前半轴、右前半轴。
上述汽车四轮驱动系统,所述取力器输出端与中间轴联接。
上述汽车四轮驱动系统,所述后桥差速器左、右两侧分别联接左后半轴、右后半轴。
本发明将中央差速器、前桥差速器、取力器、湿式离合器及离合器压紧机构集成在一起,构成四驱系统的核心部件,简化了底盘结构。当车辆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湿式离合器将中央差速器的齿圈和太阳轮锁止,使两者等转速转动,可通过对中央差速器的齿圈和太阳轮半径的设定改变前、后桥传动比,使前、后车轮驱动力矩按照对应轴荷分配,使车辆获得最大的驱动力矩。在行星机构的太阳轮和齿圈之间,安装湿式离合器,此结构即可实现差速功能又实现了扭矩管理功能,并通过ECU的控制,实现前后轮扭矩的合理输出。本发明适用于发动机横置、纵置形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便于底盘布置、动力性能好的特点,是一种可与不同发动机布置形式匹配的智能化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布置原理图。
图中各标号为:1、发动机,2、变速器,3、湿式离合器,4、离合器压紧机构,5、前桥差速器,6、中央差速器,7、取力器,8、主减速器,9、后桥差速器,10、中间轴,11、左前半轴,12、右前半轴,13、左后半轴,14、右后半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 1,本发明包括中央差速器6、湿式离合器3、离合器压紧机构4、前桥差速器5、取力器7、主减速器8和后桥差速器9,所述中央差速器6与湿式离合器3、离合器压紧机构4、前桥差速器5、取力器7集成为一个整体,并通过中间轴10与主减速器8联接,所述主减速器8与后桥差速器9配装。
参看图1,本发明的中央差速器6为行星齿轮结构,其行星架与汽车变速器2输出轴刚性联接,行星轮系的齿圈与取力器7的主动锥齿轮啮合,行星轮系的太阳轮与前桥差速器5壳体配装,在行星轮系的齿圈和太阳轮之间安装湿式离合器3,所述湿式离合器3与离合器压紧机构4配装。
参看图1,本发明的前桥差速器5左、右两侧分别联接左前半轴11、右前半轴12。
参看图1,本发明的取力器7输出端与中间轴10联接。
参看图1,本发明的后桥差速器9左、右两侧分别联接左后半轴13、右后半轴1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