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AN存储系统中通过动态扩容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6941.0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an 存储系统 通过 动态 扩容 提高 存储 资源利用率 方法 | ||
1.SAN存储系统中通过动态扩容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包括SAN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SAN存储系统中,基于Linux系统的逻辑卷管理机制中的动态扩容技术,将有限的存储资源根据实际利用的存储容量进行动态的分配和回收,提高系统存储资源的利用率,体系结构包括:存储容量初始分配模块、存储资源使用监控模块、存储容量动态分配和回收模块;存储容量初始分配模块统计SAN存储系统中的存储资源,即所有SAN存储系统中的逻辑卷组的容量,然后根据客户端申请的存储容量,在逻辑卷组上创建逻辑卷;存储资源使用监控模块监控客户端的读写请求,统计并记录逻辑卷实际使用容量的动态分配或回收的容量增加速度,以及逻辑卷容量的动态分配模式;存储容量动态分配和回收模块根据存储资源使用监控模块的监控结果进行逻辑卷容量的动态调整,进行逻辑卷容量的动态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N存储系统中通过动态扩容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容量初始分配模块目标端分配的逻辑卷的容量是客户端申请的存储容量的一部分,比较的比例和减少的比例可以根据SAN存储系统存储资源整体利用率的要求进行设置,要求高的存储容量利用率就设置一个低的比较比例和高的分配容量减少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N存储系统中通过动态扩容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资源使用监控模块中,所述的逻辑卷的实际使用容量增加速度是指逻辑卷从前一次动态分配或回收后或初始时至达到需要再次进行动态分配或回收的时间;所述的逻辑卷容量的动态分配模式包括:容量增加、容量回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N存储系统中通过动态扩容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容量动态分配和回收模块当确定需要进行逻辑卷容量的调整后,首先,根据逻辑卷容量的动态分配模式历史记录决定是否进行逻辑卷容量的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为逻辑卷容量增加的请求则总是执行;若为逻辑卷容量减少的请求,则根据逻辑卷容量分配模式历史记录决定是否执行:如果逻辑卷容量的历史分配模式是一直增加,而且这次是请求减少容量,那么本次容量的减少不执行;如果逻辑卷容量的历史分配模式前一次或多次是增加,而且这次是请求减少容量,那么本次容量的减少不执行;如果逻辑卷容量的历史分配模式前一次或多次是减少,而且这次是请求减少容量,那么执行本次容量的减少;其次,确定是否执行逻辑卷容量增加或减少后,根据逻辑卷容量增加或减少速度的历史记录确定本次增加或减少的逻辑卷容量大小,并调整需要增加阈值或需要减少阈值;当客户端读写请求的容量超过逻辑卷的分配容量或一定比例时,将逻辑卷进行动态扩容,增加逻辑卷容量的大小根据逻辑卷的实际使用容量增长速度确定,增加速度越快,本次增加的容量越大;扩容后逻辑卷的分配容量为原来的分配容量与新增加的容量之和;当客户端删除数据,导致逻辑卷实际使用容量减少时,进行逻辑卷容量的动态减少,减少容量的大小根据逻辑卷的当前实际使用容量和分配容量决定,当逻辑卷的实际使用容量超过分配容量的一定比例而且是在进行容量的减少时,将逻辑卷的分配容量减少一定的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AN存储系统中通过动态扩容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容量动态分配和回收模块中,需要增加阈值为逻辑卷实际使用容量超过了分配容量的一定比例,需要减少阈值为逻辑卷实际使用容量少于分配容量的一定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N存储系统中通过动态扩容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存储容量初始分配模块记录SAN存储系统中的逻辑卷组的容量及实际使用容量,客户端申请的逻辑卷的申请容量、分配容量及实际使用容量,逻辑卷容量前一次或多次分配或回收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69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