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体式钢板止水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7141.0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钢板 止水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室的外墙所用的钢板止水带。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室主要由底板、外墙和顶板组成。施工中,先完成地下室的地基,再绑扎底板钢筋网,且在底板钢筋网的四周的靠近边沿的部位同时留出水平施工缝,并在水平施工缝中绑扎外墙的下部的钢筋,且该外墙的下部的钢筋向上伸出底板钢筋网。然后浇筑下层混凝土,也即进行先期浇筑,所述的下层混凝土为地下室底板混凝土以及外墙板的底部混凝土。再进行外墙上部的钢筋的捆扎。在等待一周至半个月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也即进行后期浇筑,所述的上层混泥土为地下室外墙其余部分的混凝土。最后进行顶板的钢筋捆扎和现浇施工等,或者进行安装预制混凝土楼板的施工等。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现代建筑地下室深度越来越深,地下水压力也越来越大,因而在完成下层混凝土的浇筑后,容易产生渗漏水现象,也即地下水沿着外墙板的底部的向上露出底板的部位进入地下室中。这样就需要对水平施工缝进行技术处理,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通行的方法是设置止水钢板。即在浇筑下层混凝土时,预埋300mm高的或400mm高的3mm厚的钢板,钢板的位于上部的150-200mm的板段向上露在外面,在后期浇筑混凝土时把这部分的钢板一起浇筑进去,起到阻挡地下室外面的压力水渗入的作用。钢板止水带在防止施工缝处的渗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做法中,止水钢板在阴阳角处焊接,钢板止水带加固采用短头钢筋焊接加固,施工中稍不注意,转角处焊接质量不高,以及钢板止水带位置偏位就会给地下防水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钢板止水带,能在施工中方便地定位,不易倾斜移位,减少止水钢板在地下室转角处复杂情况下的焊接,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整体式钢板止水带,一种整体式钢板止水带,其结构特点是:包括转角止水带、平直止水带和对拉螺杆;上述的转角止水带包括设置在地下室的4个转角处的结构相同的左前转角止水带、右前转角止水带、右后转角止水带和左后转角止水带;上述的平直止水带包括左侧平直止水带、前侧平直止水带、右侧平直止水带和后侧平直止水带;各平直止水带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转角止水带的一端搭接并焊接固定,从而构成整体式钢板止水带的主体;
上述的转角止水带包括转角钢板和4个支撑构件;上述的转角钢板为由第一板和第二板构成的直角板状构件;上述的支撑构件由1根支撑钢筋的一端焊接固定在1块支撑钢板的一个侧面上构成;上述的4个支撑构件按照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第三支撑构件和第四支撑构件;第一支撑构件由其支撑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转角钢板的第一板的外侧面上,且位于该外侧面的上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上;第二支撑构件由其支撑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转角钢板的第一板的内侧面上,且位于该内侧面的上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上,并且与第一支撑构件的支撑钢筋的焊接在第一板上的位置相对应;第三支撑构件由其支撑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转角钢板的第二板的外侧面上,且位于该外侧面的上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上;第四支撑构件由其支撑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转角钢板的第二板的内侧面上,且位于该内侧面的上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上,并且与第三支撑构件的支撑钢筋的焊接在第二板上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平直止水带包括若干个平直止水构件;各平直止水构件由一块平直钢板和4个支撑构件构成;支撑构件的结构与转角止水带的支撑构件的结构相同;4个支撑构件按照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第五支撑构件、第六支撑构件、第七支撑构件和第八支撑构件;第五支撑构件由其支撑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平直钢板的外侧面上,且位于该外侧面的上部,并且上述的焊接的位置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平直钢板的总长的靠近起始部位处;第六支撑构件由其支撑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平直钢板的内侧面上,且位于该内侧面的上部,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平直钢板的总长的位置与第五支撑构件的支撑钢筋的焊接在平直钢板上的位置相对应;第七支撑构件由其支撑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平直钢板的外侧面上,且位于该外侧面的上部,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平直钢板的总长的靠近终止部位处处;第八支撑构件由其支撑钢筋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平直钢板的内侧面上,且位于该内侧面的上部,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平直钢板的总长的位置与第七支撑构件的支撑钢筋的焊接在平直钢板上的位置相对应;各个相邻的平直止水构件由各自的平直钢板在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且相邻的平直钢板以首尾搭接的方式焊接固定在一起,从而构成平直止水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