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调节棒组件中的钴棒束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7333.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7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兵;杨波;周云清;蔡银根;丁捷;陈瑜;景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9/06 | 分类号: | G21C19/06;G21C5/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组件 中的 钴棒束 部件 | ||
1.一种钴调节棒组件中的钴棒束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钴棒束部件包括上端板(1)、中心管(3)以及下端板(4),其中,上端板(4)及下端板(4)的中心焊接有中心管(3),形成框架支撑结构;下端板(4)左侧沿圆周均匀开有若干个圆形凹槽,其凹槽大小与待固定的钴棒(2)或锆合金棒(5)端面尺寸相匹配;上端板(1)沿周向开有与下端板(4)圆形凹槽大小匹配、位置相对应的圆孔,若干根钴棒(2)和若干根锆合金棒(5)从上端板(1)上的若干个圆孔插入并卡在下端板(4)的圆形凹槽中,挡环(6)卡扣在上端板(1)左侧开有的圆环槽中,并将若干根钴棒(2)和若干根锆合金棒(5)定位卡在上端板(1)和下端板(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调节棒组件中的钴棒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板(1)左侧沿圆孔的周向开有圆环槽,并在每个圆孔沿同一方向在圆环槽两侧侧壁底端开有一端圆弧槽,形成切面为倒“T”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钴调节棒组件中的钴棒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环(6)为与上端板(1)圆环槽相匹配的圆环结构,且挡环(6)上设有与上端板(1)圆孔位置相对应的凸耳结构,并在挡环(6)压入上端板(1)圆环槽并旋转一定角度后,挡环(6)上的凸耳结构可卡扣在圆环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调节棒组件中的钴棒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端板(4)的右侧中心开有圆形凹槽;所述的上端板(1)左侧中心具有环形凸台,且上端板(1)的环形凸台与下端板(4)右侧圆形凹槽相卡扣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调节棒组件中的钴棒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板(1)、中心管(3)以及下端板(4)的材质为锆合金,且上端板(1)与下端板(4)为外形相同的圆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调节棒组件中的钴棒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棒(2)由锆合金材质的上端塞(7)、包壳(9)以及下端塞(10)焊接而成,并在内部封装钴吸收体(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钴调节棒组件中的钴棒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吸收体(8)采用纯钴或钴基合金通过机加工或粉末冶金工艺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钴调节棒组件中的钴棒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吸收体(8)的形状及尺寸可根据钴源的不同要求,设计成块状、粒状或丝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3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刚性引锭杆防顶齿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外侧带有分离式空气冷却热阱的安全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