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热水和热泵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7557.2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优;肖洪海;林海佳;于静;冯海洋;邓文飞;张苏璧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2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和热泵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一般都只能产生热水,用于生活洗浴或者采暖,现有的空气源热泵除湿机主要用于空气除湿(比如潮湿天气除湿)或者物料的干燥(比如干衣),两者的功能都比较单一,设备利用率低。终端客户需购买两套机组或者设备才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存在成本高、占地安装麻烦等问题。
独立的热泵热水器和热泵除湿机之间存在很多功能类似甚至是相同的零部件,比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连接管路等等,这给整合两种装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热泵热水和热泵除湿装置,将热水器和除湿机的功能融为一体,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和热泵除湿装置,包括:第一空间,外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一风门;第三空间,外壁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第二风门;第二空间,与第一空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与第三空间通过第二隔板隔开,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蒸发器,第二隔板上设置有冷凝器,第二空间内部设置有套管换热器、压缩机、电磁四通换向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以及节流组件,其中,套管换热器,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制冷剂进口及制冷剂出口,套管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一单向阀的进口连通,制冷剂进口通过电磁四通换向阀选择性地与压缩机的排气口或蒸发器的第二端连通;压缩机,排气口通过电磁四通换向阀选择性地与套管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或冷凝器的第二端连通,回气口与蒸发器的第二端连通;冷凝器,第一端与第二单向阀的进口连通,第二端通过电磁四通换向阀选择性地与压缩机的排气口或蒸发器的第二端连通;蒸发器,第一端与节流组件的出口连通,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第一单向阀,出口与节流组件的进口连通;第二单向阀,出口与节流组件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地,冷凝器为翅片管式冷凝器,蒸发器为翅片管式蒸发器,套管换热器为水-制冷剂热交换器。
进一步地,第三空间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机。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连通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管道,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风机和可开闭的第三风门。
进一步地,电控系统控制第一风门和/或第二风门和/或第三风门的开关。
进一步地,第一空间内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第二空间内部还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与蒸发器的第二端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空间内部还设置有储液罐;储液罐的出口与节流组件的进口连接,储液罐的进口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和第二单向阀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储液罐为单向流通型储液罐。
进一步地,节流组件出口分设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冷凝器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支路与蒸发器的第一端连通,第一支路上设置有开向冷凝器第一端的第三单向阀。
进一步地,第一支路和/或第二支路上设置有调节毛细管。
进一步地,第一风门和/或第二风门可开闭地连接有封闭的第四空间。
本发明的热泵热水和热泵除湿装置,通过装置内部结构的变化,将热水器和除湿机的功能融为一体,采用这种结构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热泵热水和热泵除湿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热泵热水和热泵除湿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泵热水和热泵除湿装置,包括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通过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分隔成第一空间1、第二空间2和第三空间3,第一空间1、第二空间2和第三空间3内的空气不能自由流通,第二风机7和第三风门6通过管道连接后再用管道连接至第一空间1和第三空间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7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酸蓄电池
- 下一篇:一种新型连接器发光元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