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8119.8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占胜;陈勇;罗大国;陈华;李清泉;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器 互锁 装置 | ||
1.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汽车包括一根拨叉轴,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选换挡轴(1)、换挡指(2)和若干个叉口架(3),所述的叉口架(3)和拨叉轴相连接,所述的叉口架(3)沿选换挡轴(1)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叉口架(3)上部开设有叉口(31),所述的换挡指(2)固连在选换挡轴(1)上,所述的选换挡轴(1)和换挡指(2)均穿设在所述的叉口(31)内,所述的选换挡轴(1)和叉口架(3)之间设有当选换挡轴(1)转动时只能够带动其中一个叉口架(3)摆动的传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的叉口(31)底部的圆弧槽(313)和开设在所述的选换挡轴(1)侧面下部的一个缺口(11),所述的缺口(11)宽度大于所述的叉口架(3)宽度,所述的圆弧槽(313)以选换挡轴(1)的轴心为圆心且和该选换挡轴(1)外周面相配合,通过轴向移动选换挡轴(1)能够使所述的缺口(11)卡设在其中一个叉口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挡指(2)包括管体(21)和指头(22),所述的管体(21)的一端凹口(23),所述的指头(22)下端固连在管体(21)上,且该指头(22)位于所述的凹口(23)的正上方,所述的管体(21)套设在所述的选换挡轴(1)上且两者相固定,所述的凹口(23)和所述的缺口(11)相叠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换挡轴(1)依次包括小轴端(12)、轴颈(13)和大轴端(14),所述的轴颈(13)的两端分别固连所述的小轴端(12)和大轴端(14),所述的小轴端(12)和大轴端(14)同一轴线,所述的轴颈(13)的口径均小于大轴端(14)和小轴端(12),所述的缺口(11)由所述的轴颈(13)相对于小轴端(12)和大轴端(14)的缩进部分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21)位于选换挡轴(1)的小轴端(12),且该管体(21)的外径和大轴端(14)的外径相同,该管体(21)的内径和小轴端(12)的外径相同,所述的圆弧槽(313)的直径和管体(21)及大轴端(14)的外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头(22)包括头部(221)和连接部(222),所述的连接部(222)的两端分别与头部(221)和管体(21)相固连,所述的头部(221)的宽度大于所述的连接部(222),所述的头部(221)的两侧具有倒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叉口(31)还包括腔体(311)和上开(312),所述的上开(312)位于腔体(311)的上方且两者相连通,所述的上开(312)和所述的圆弧槽(313)均位于叉口架(3)的中轴线上,所述的腔体(311)能够容纳选换挡轴(1)和管体(21)通行,所述的上开(312)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的指头(22)的头部(221)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颈(13)为圆柱体,且该轴颈(13)相对于小轴端(12)和大轴端(14)处于偏心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21)上开设有定位孔(211),所述的定位孔(211)上穿设有紧固螺钉(4),通过该紧固螺钉(4)将所述的管体(21)和选换挡轴(1)定位,所述的紧固螺钉(4)的螺帽部和定位孔(211)之间设有垫片(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器挡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换挡轴(1)还穿设在一个选换挡盖(6)上,所述的选换挡盖(6)和变速器壳体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1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氧化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