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镍高铁铜合金玻璃模具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8169.6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兴元;张卫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兄弟玻璃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1 | 分类号: | C22C9/01;C22F1/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镍高铁 铜合金 玻璃 模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模具,特别是一种低镍高铁铜合金玻璃模具。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玻璃模具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铜合金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良好的可铸造性,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国内外高端玻璃容器产品普遍使用铜合金做模具材料。
玻璃模具是玻璃制品制作成型的工具,在玻璃制品成型的过程中,材料良好的导热率使得模具内外的温度梯度降至最小,可以使模具的使用寿命延长。铜合金材料具备了优良的导热性,不仅能延长模具使用寿命,还对玻璃制品成型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能有效防止玻璃料温度不降,难以固化,玻璃料受重力影响,而导致的不良玻璃制品。不仅如此,铜合金材料也适合于轻量玻璃制品的制作,能达到有效的节约玻璃料,减少碳排放量。
普遍应用的硅镍铜合金能够有较好的使用寿命及较高的硬度,由于镍元素的含量高,导致其成本高,难加工,尤其在高温快散热状态下,因材料本身硬度较高,热变形系数大,韧性差,极易导致模具开裂。对模具的表面硬化处理及使用都有较多不良品出现,因此提高了模具使用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为了不改变铜合金材料的本身特性,通过调整Si、Al、Ni、Zn、Fe、Mn元素含量,希望得到具有抗热裂、抗氧化、导热优、易加工、成本轻的铜合金玻璃模具。
例如,硅镍铜合金的成份(wt%)为:Si0.8~1.2%、Al8.5~10.5%、Ni7.5~9.5%、Zn7.5~9.5%、Fe0.8~1.0%、Mn0.08~0.1%、Gu剩余;该研究的合金铜材料,虽然硬度高,抗氧化,但是难加工,较易开裂,成本高。在高温状态下,如温降梯度较大,对模具的使用寿命将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镍高铁铜合金玻璃模具,该玻璃模具通过元素的优化配比使其具有优异的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低镍高铁铜合金玻璃模具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的一种低镍高铁铜合金玻璃模具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其余为Gu及通常的杂质。
Si、Ni含量可以硬化材料耐高温,抗氧化。Fe、Al含量提高可以增强韧性,抗裂性好。
本发明关键之处在于降低Ni的含量,同时添加提升Fe的含量,使其硬度稍降;增强材料韧性,以达到抗热裂性好,易加工,成本减轻,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所述玻璃模具的拉伸强度为400-450N/mm2,布氏硬度为175-200,抗弯强度为350N/mm2,热传导率为0.12-0.15k/M.S.℃,热涨系数为17*10-6m/k,使用寿命为130-150万次。
上述低镍高铁铜合金玻璃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进行熔炼:
其余为Gu及通常的杂质;
2)在1250-1280℃下进行浇注;
3)热处理时的保温时间为6小时,温度控制680℃;
4)随炉温降至150℃升炉至室温取出。
本发明产品在铸造时的浇注温度为1250-1280℃,采用独特的浇注工艺浇铸。在此温度浇铸时,镍铁等元素达到最佳活性状态,利于元素分布融合。
本发明产品在热处理时的保温时间为6小时,较硅镍铜合金(4小时)长,温度控制680℃,较硅镍铜合金(600℃)高,随炉温降至150℃升炉至室温拿出。别于常规的热处理工艺,其独特之处在于充分消除铜合金材料在浇注时骤冷而造成的热应力,使其热涨系数保持稳定,在频繁触热的情况下,不易热裂。
本发明的玻璃模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抗热疲劳、导热性,同时增强韧性,使其具有优良的抗热裂性,且易加工,成本减轻,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进行熔炼:
其余为Gu及通常的杂质;
2)在1280℃下进行浇注;
3)热处理时的保温时间为6小时,温度控制680℃;
4)随炉温降至150℃升炉至室温取出。
获得的玻璃模具的拉伸强度为410N/mm2,布氏硬度为200,抗弯强度为350N/mm2,热传导率为0.12k/M.S.℃,热涨系数为17*10-6m/k,经试验使用寿命为130万次。
实施例2
1)将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进行熔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兄弟玻璃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兄弟玻璃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刹护套结构
- 下一篇:一种船用锚绞机不锈钢刹车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