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刺绣的米似形针法及刺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8432.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郁丽勤;吕小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丽勤;吕小怡 |
主分类号: | D05C17/00 | 分类号: | D05C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刺绣 米似形 针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针法和刺绣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米似形针法以及利用该针法的刺绣方法。
背景技术
刺绣是一种用绣针引绣线,在绣布上按设计图案运针绣制,最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工艺技术。我国的刺绣工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刺绣方法是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一种或多种针法在绣布上刺绣出花纹图案的方法,其中针法是指刺绣中的运针方法,也是刺绣中针脚的组织形式。在传统苏绣中,刺绣针法有数十种之多,包括平针针法、乱针针法等等。近年来随着刺绣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滴滴针法(见中国专利CN101824714A)和T形针法(见中国专利CN102182023A)。无论是滴滴针法还是T形针法,它们都是以点为元素来组成面,从而在绣品上形成特有的免光刺绣效果。
在刺绣领域中,丝线的光泽是丝线区别于其它织物所具有的特色。如何运用好丝线的光泽是刺绣技术中最难把握的问题。丝线通常光泽感很强,刺绣出的作品折光率很高,反光性很强,这原本是刺绣作品区别于其它作品的一大特色,但是在人物脸部和肢体以及某些景物和物体处,刺绣画面过份反光就会产生不良效果。比如,在人物脸部和肢体处采用平针针法进行刺绣,由于平针针法是采用平行的线条反复刺绣,丝线的线光与丝理组合就会在特定角度产生集中反光。这种集中反光会使人物肖像面目变化不定,造成成像不稳定,破坏了刺绣画面的欣赏效果。因此,在刺绣中如何处理好丝线的光泽,减少刺绣画面的集中反光是本发明重点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刺绣的米似形针法及刺绣方法,其目的是要解决刺绣画面中容易出现的集中反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绣针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刺绣的米似形针法,其创新在于:该针法由六个针脚组成,这六个针脚在绣布上形成的丝线绣迹类似于“米”字形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绣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刺绣的米似形刺绣方法,其创新在于:针对刺绣画面的局部或全部,利用绣针和绣线在绣布正面自下而上逐层刺绣至少三层且层层叠加的绣迹,其中,每层绣迹均由一组针脚长度大致相同的“米”字形单元在绣布正面相邻布置形成,在每层绣迹中以任意一个“米”字形单元为中心,周围紧邻的“米”字形单元在绣面上相对中心的“米”字形旋转有角度,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米”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逐渐递减;所述“米”字形单元采用米似形针法绣制,该针法由六个针脚组成,这六个针脚在绣布上形成的丝线绣迹类似于“米”字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 所谓刺绣是用针将绣线以一定花纹图案和色彩在绣布上穿刺,以绣迹构成各种图案的总称。在刺绣领域中,针法是指刺绣中的运针方法,也是刺绣中针脚线条的组织形式,每一种针法都有一定的组织规律与独特的表现效果。而针脚是指两个针眼之间绣出的绣线线条。针脚长度是指两个针眼之间绣线线条的长度。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米”字形单元的针脚长度逐渐递减为均匀递减,也就是针脚长度大致呈等差递减。
3.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上层的“米”字形单元填充在下层各“米”字形单元之间形成的空隙处,但允许上层的线条与下层的线条存在交叉。
4.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下而上各层绣迹中,绣线的粗细从粗到细逐渐过渡。
5. 上述刺绣针法和刺绣方法不仅适用于手工刺绣,也适用于机器刺绣。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 本发明米似形针法是刺绣领域中针法的一种创新和突破,这种针法充足运用了丝线丝光的散发原理,利用“米”字形单元将丝线的线光向各个方向发散,有效避免了集中反光现象,从而解决了刺绣画面中容易出现集中反光的问题。
2. 本发明米似形刺绣方法采用层层叠加方式利用上层线条把下层线光压住,使下层的条状线光变成点状线光,使刺绣画面的光泽变得柔和,为有效避免集中反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 本发明针法和刺绣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宽,既适用于刺绣人物脸部和肢体,又适用于刺绣物体,既能表现老人脸部和手部的粗造感,又能表现四周发光的颗粒状物体的动感,比如天空中的星星、京剧服装和帽子上的闪亮物体。也适用于表现油画的质感。
4. 本发明针法和刺绣方法的运用比较灵活,既可以用来刺绣画面的局部,也可以用来刺绣画面的全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针法组合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米似形针法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丽勤;吕小怡,未经郁丽勤;吕小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8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洗喷射坐便器
- 下一篇:一种高速运行和寒冷环境条件下的机车车身两侧可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