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9870.X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彬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51/00;A01N43/40;A01N25/04;A01P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36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刺吸式 口器 害虫 杀虫剂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杀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
(二)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昆虫和有关病害会损害农作物,对农作物的损害进而影响该作物的产量。已知损害作物的昆虫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刺吸式口器害虫,一类是咀嚼式口器害虫;其中刺吸式口器害虫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损害,摄食损害的症状是植株矮化、叶子黄化和起皱以及减产。产量损失与特定作物阶段的害虫密度和作物条件有关,当害虫群体在开花开始之后增加时产量损失风险最大,并且在结果和种子充实期间达到峰值。
目前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主要是有机农药,这类农药主要是毒杀型,本身具有高毒性,易对人畜造成危害,污染水、土,而且其残留成分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功效显著的杀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杀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成:吡虫啉5~20%、烯啶虫胺2~10%、二甲基甲酰胺5~20%、JFC10~20%、乳化剂20~40%、钼酸铵0.2~2%,其余为甲醇。
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吡虫啉12%、烯啶虫胺3%、二甲基甲酰胺15%、JFC15%、乳化剂20%、钼酸铵1%,其余为甲醇。
本发明以吡虫啉这一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为功能原料,因其具有光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帝安全等特点,并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
而发明中二甲基甲酰胺、JFC、乳化剂、钼酸铵和甲醇则作为助剂使用,钼酸铵的应用用于对植物杀虫后补充微量元素,促进植物的愈合速度;其余助剂原料则作为溶剂和渗透剂,与功能原料互溶,改变原有粉剂吡虫啉药效低、杀虫效果差的缺点,增加产品的混合均匀性,保证整体溶液的分散性。
所述乳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钛酸四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根据相似相容的特点,保证杀虫剂溶液的分散性。
本发明产品为液体,主要用于杀灭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本发明的产品通过兑水稀释后对叶面喷施使用,使用量为每10~25ml原料配15kg水稀释,使用不分作物、季节和时间,药效时间长。
本发明配制简单,整体稳定性好,功效性强,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无副作用,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吡虫啉5g、烯啶虫胺2g、二甲基甲酰胺15g、JFC 1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g、钼酸铵0.2g,甲醇45.8g,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兑水稀释,稀释浓度为15ml原料兑15kg水,对作物喷施,实现作物上白粉虱的杀灭。
实施例2:
取吡虫啉12g、烯啶虫胺3g、二甲基甲酰胺15g、JFC 1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g、钛酸四丁酯15g、钼酸铵1g,甲醇24g,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兑水稀释,稀释浓度为20ml原料兑15kg水,对作物喷施,实现作物上蚜虫的杀灭。
实施例3:
取吡虫啉20g、烯啶虫胺5g、二甲基甲酰胺20g、JFC 20g、乳化剂20g、钼酸铵2g,甲醇13g,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兑水稀释,稀释浓度为10ml原料兑15kg水,对作物喷施,实现作物上蓟马的杀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彬,未经赵国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基修饰金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车辆座椅的倾角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