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基强力夯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0505.0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宾;李祥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祥莹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4001 河北省邢台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基 强力 夯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基快速稳固设备,属于筑路设备行业领域,特别是一种路基强力夯实机。
背景技术
在筑路行业,新建路路基的稳定是一个主要控制指标,现有技术中,稳固路基一般采用压路机压实或预压、沉降实现路基的稳定,但稳固效果总是不理想,路基还是不断出现变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高速铁路来说,路基变形会直接影响高铁的整体稳定性。对于高速公路中的高填方路基和不良地质,一般采用强夯处理,费工费时效率低。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快速稳固路基的设备,代替现有技术中稳固效果差的压路机或强势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压路机稳固路基效果差、费工费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路基强力夯实机,通过振动锤的振动对路基实现连续强烈振动,达到土粒的共振效率,利用共振原理在土粒浮滑状态下向土基施加强大压实功,达到路基的快速稳定;同时通过作用底板底部中间的均压凸条,将振动锤机构的作用力进行均匀分散,同时又通过缘边处的弧形沟槽条切断振动锤机构对土体的侧压力,避免对桥的边缘造成过大的侧压力,从而损坏桥体。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基强力夯实机,结构中包括带有振动锤、驱动电机及激振器的振动锤机构,在振动锤的底端增设底面均匀分布有凸条的作用底板,所述的凸条结构包括两种:设置在作用底板的底面缘边处且作用面呈内凹圆弧面的侧压断板、均布在作用底板的底面中部且作用面呈外凸圆弧面的均压凸条,侧压断板切断振动锤对土体产生的外侧向压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石基快速稳定设备,采用振动锤与作用底板组合,设计安装有滑动运行装置,实现设备的连续运行作业。新筑路基通过快速稳定设备作用,路基即可实现稳定状态,有效避免路基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它效率高、作用力大,缩短路基筑建时间,有效保证道路的工程安全;同时通过作用底板底部中间的均压凸条,将振动锤机构的作用力进行均匀分散,同时又通过缘边处的弧形沟槽条切断振动锤机构对土体的外侧向压力,避免对桥的边缘造成过大的侧压力,从而损坏桥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作用底板的A向视图。
附图中,1代表导向支架,1-1代表竖梁,2代表振动锤,3代表作用底板,3-1代表均压凸条,3-2代表侧压断板,4代表激振器,5代表驱动电机,6A代表第一导向轮组,6B代表第二导向轮组,7代表牵引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一种路基强力夯实机,结构中包括带有振动锤2、驱动电机5及激振器4的振动锤机构,关键在于:在振动锤2的底端增设底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凸条的作用底板3,所述的凸条结构包括两种:设置在作用底板3的底面缘边处且作用面呈内凹圆弧面的侧压断板3-2、均布在作用底板3的底面中部且作用面呈外凸圆弧面的均压凸条3-1,侧压断板3-2切断振动锤2对土体产生的外侧向压力。
上述的凸条沿作用底板3的纵向或横向排列。
上述的夯实机的结构中还包括导向支架1以及设置在振动锤机构上的滑动轮组,振动锤机构借助滑动轮组与导向支架1的竖梁1-1形成竖直向滑动配合。
上述的滑动轮组包括:固定设置在振动锤2上的第一导向轮组6A、固定设置在作用底板3上的第二导向轮组6B。
上述的激振器4设置在振动锤2内腔,驱动电机5设置在振动锤2的顶端并借助配套传动机构与激振器4连接。
上述的作用底板3的两端向上翘曲。
上述的振动锤2的底部还设有伸缩式行走轮。
上述的导向支架1的前面或/和后面设有与行走设备挂接的牵引件7或连接机构。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开启振动锤2的振源,依据土质调整频率,振动锤2由于受到导向支架1的限制,只能上下振动,而不能左右晃动,作用底板3将振动锤2的作用力进行传递,作用在路基上,通过振动锤2的振动对路基实现连续强烈振动,达到土粒的共振效率,利用共振原理在土粒浮滑状态下向土基施加强大压实功,达到路基的快速稳定。同时通过作用底板底部中间的均压凸条,将振动锤机构的作用力进行均匀分散,同时又通过缘边处的侧压断板切断振动锤机构对土体的侧压力,避免对桥的边缘造成过大的侧压力,从而损坏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祥莹,未经李祥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感应排水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导引小车及其调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