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签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0547.4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陆颂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下应鑫军塑料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A61C15/02 | 分类号: | A61C15/02;A61H1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签。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牙签清理牙缝中的污渍,尤其是饭后,很多人都要使用牙签清理夹在牙缝中残渣。牙签一般都是直杆的两端做尖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常见,但其功能也比较单一,清理残渣的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较为完善,清理残渣效果较为理想的牙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牙签,它包括手柄,手柄的一端设有毛刷,另一端设有剔刮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
传统牙签无法对细小的残渣进行剔除,只能将较大的残渣剔除,而毛刷则可以将牙缝中细小的残渣颗粒进行清理,极大地提高了清理效果,则剔刮刀则可以将比较大且夹在牙缝中比较紧的残渣剔除,两者相互配合使用可以使清理效果更好。
较佳的,所述的剔刮刀为平直结构,剔刮刀的两个侧面为设有条纹的摩擦面。将剔刮刀上的摩擦面在牙龈进行摩擦可以起到按摩活血、止痒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的剔刮刀两侧靠近刀尖的刀口上设有锯齿。锯齿结构有利于对残渣的清理。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剔刮刀的刀口为弧形结构,剔刮刀的两侧面为设有条纹的摩擦面。弧形刀口的结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口在腔内各个角度的牙缝中进行操作。
较佳的,所述的剔刮刀的刀口设有锯齿。刀口设置为全锯齿结构,实际的清理效果更好。
较佳的,所述的剔刮刀靠近刀尖的刀背上设有挂钩槽。对与一下极难清理的残渣,可以使用该挂钩槽将其钩出。
较佳的,毛刷为扁平结构。扁平的毛刷易于才插入牙缝。
具体的,所述的毛刷包括刷杆和刷毛,刷杆与手柄为一体,刷毛对称的固定在刷杆的两侧。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刷毛位于刷杆两侧是便于插入牙缝。
作为改进,所述的手柄上设有防滑条纹。这样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牙签从手中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牙签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牙签另一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牙签又一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图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牙签还一结构的主视图;
图9为图7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牙签再一结构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图12为图10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牙签,它包括手柄1,手柄1的一端设有毛刷2,另一端设有剔刮刀3。
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者可以通过交替使用,对牙缝中残渣的清理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清理效果。
本发明中,毛刷2均采用扁平结构,具体结构为:毛刷2包括刷杆2.1和刷毛2.2,刷杆2.1与手柄1为一体,刷毛2.2对称的固定在刷杆2.1的两侧,而剔刮刀3的结构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就根据剔刮刀3结构的不同列举不同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剔刮刀3为平直结构,两侧设有刀口6,剔刮刀3的两个侧面为设有条纹的摩擦面4。摩擦面4的功能是用来对牙龈进行轻刮按摩。
实施例2
如图3、4、5所示,剔刮刀3为平直结构,两侧设有刀口6,除了在剔刮刀3的两个侧面为设有条纹的摩擦面4外,剔刮刀3两侧靠近刀尖的刀口6上设有锯齿7。锯齿7有利于将残渣刮碎,便于清理,而且对于粘在牙齿上残留物,锯齿结构也可以将其刮掉。
实施例3
如图6、7所示,本例中剔刮刀3的整体呈弯月形,刀口6有一条且为弧形结构,剔刮刀3的两个侧面为设有条纹的摩擦面4。摩擦面4的作用于上述相同,根据牙缝位置不同,弧形刀口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在口腔内对残渣进行清理。
实施例4
如图8、9所示,本例中剔刮刀3的刀口6为弧形结构且刀口6也只有一条,除了剔刮刀3的两个侧面为设有条纹的摩擦面4外,剔刮刀3的刀口6设有锯齿7。其中摩擦面4和锯齿7的功能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下应鑫军塑料制品厂,未经宁波市鄞州下应鑫军塑料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