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双层油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0954.5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袁仁伟;袁君伟;徐东成;钱志宇;殷晓东;阳一鸣;邹慧;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50 | 分类号: | B65D90/50;B65D9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双层 油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油罐,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双层油罐。
背景技术
传统的储油罐为单层铁制油罐,容易受到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并且由于油品质量的不同,内部沉积将严重影响储油罐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具有极大的不足。
上述储油罐除了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之外,重量大、不环保也是其不足之处。通过对材料的改进,钢制油罐成为市场主体,主要是通过金属钢焊接而成,而这种材料的储油罐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起重量相当庞大,在运输和安装方面极为不便。现有的部分储油罐选择使用轻质碳钢,碳钢的硬度较大,具有相同容积的储油罐一般体积仍然较大,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吊装、运输、安装方面的困难。
现有的储油罐除了对于材质的不断改进,对于密封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油品泄露将造成重大事故,油罐产品必须满足国家制定的各项标准,包括耐油、耐腐蚀、防爆等。密封性能的改进可以通过结构的变化实现,其具体的尺寸比例、内部结构设计、与本体材料的配合、制备方法等,都将影响储油罐的密封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材料、结构、制备方法的同时改进,提高储油罐密封性,同时提高其安全性能。这种改进方式在现有的专利和文献中,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双层油罐,改进了油罐本体材料,添加防腐和防静电成分,并且根据材料性质选择新型结构设计,从而提高储油罐密封性、耐腐蚀性和降低检修次数。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玻璃纤维双层油罐,包括卧式圆柱油罐本体,所述油罐本体由内罐、外罐和双层间隙构成,所述内罐罐体内设置若干紧附于其壁上的加强圈;所述内罐和外罐之间具有双层间隙,还包括一个渗漏检测管,所述渗漏检测管设在罐体顶部,并与双层间隙贯通,渗漏检测管内设有液体传感器,并与泄漏检测仪连接。
所述外罐罐体的厚度大于6mm,内罐罐体的厚度大于5mm,双层间隙的厚度为3mm。
所述双层间隙是玻璃纤维3D增强材料,成型后使双层间隙的厚度为3mm。玻璃纤维3D增强材料一般为市售材料,可以进行膨胀,成型后形成厚度为3mm双层间隙。
所述加强圈的截面呈“L”型。
所述双层间隙贯穿整个油罐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具有双层玻璃钢结构,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内部无污染,达到完全密封状态,材料耐腐蚀、防静电;
2、降低检修次数,材料与现有的金属、钢、碳钢等的油罐材料相比,更加不易出现异常现象,即使检测到泄露等事故,也可以通过小面积修补,大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玻璃纤维双层油罐的剖面结构图
1-外罐,2-双层间隙,3-内罐,4-泄漏检测管,5-液体传感器,6-泄漏检测仪,7-加强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是本发明玻璃纤维双层油罐的剖面结构图,由剖面图可以看出,所述油罐本体由外罐1、内罐3和双层间隙2构成,双层间隙2位于外罐1和内罐2之间,并与渗漏检测管4连接,整个双层间隙2必须是密封的,并保持贯通。泄漏检测管4内部设有液体传感器5,并与泄漏检测仪6连接。加强圈7设置在内罐。
在本发明中要求外罐罐体厚度大于6mm,内罐罐体厚度大于5mm,间隙层的厚度为3mm。内罐设置若干紧附于其内壁上的加强圈7。加强圈7的截面呈“L”形状,并设置竖直端于内壁连接。这种截面形状如“L”的加强圈具有更佳的支撑效果。
本发明的双层间隙覆盖整个罐体,在油罐罐体顶部设有泄漏检测管4,并与双层间隙连接并贯通。泄漏检测管4内部设有液体传感器5,并与泄漏检测仪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肌肉注射无痛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