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及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0999.2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焕祥;房爱东;汪艳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绿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有机 废水 高级 氧化 处理 装置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使用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是一种重要的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可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高级氧化技术种类繁多,包括光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湿式氧化、均相催化氧化、非均相催化氧化等。Fenton法至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属于湿式氧化,具有广阔的前景。Fenton法是一种采用H2O2为氧化剂,Fe2+为催化剂的均相催化氧化法,反应中产生的·OH是一种氧化能力很强的自由基,能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降低废水的色度和COD浓度。相比其他高级氧化法,Fenton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反应物易得、费用低、无需复杂设备、不会分解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对后续的处理无毒害作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而传统Fenton法处理技术主要采用池体的形式,该方法存在反应效率低、污染去除率低、运行成本较高的缺点。
公开号CN1876577A(申请号200510026670.1)的中国专利文献涉及一种催化氧化处理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其方法为:经过预处理的高浓度废水进入废水在贮槽,经过精滤器进入混流器;酸贮槽和贮槽的原液分别输入二氧化氯发生器内反应产生二氧化氯后制成一氧化氯水溶液,输送至混流器与高浓度废水混合后流入底部放有二相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复合型催化剂的催化氧化塔与塔内空气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塔出来的处理废水流入稳流器,然后进入管式中和器将废水中和到pH7-8再流入后续处理设备。
授权公告号CN201376913Y(申请号200920140680.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上流式多相废水处理氧化塔,塔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塔顶部一侧设有进水槽和2个循环槽,二者底部相通,另一侧设有溢流出水槽,塔中部为空主体,塔底部设置旋转布水系统。但其存在的缺陷是首先要将原水用泵达到顶部的进水槽,同时Fenton试剂的投加需从底部输送至顶部的循环水槽,然后再由循环水泵由氧化塔底部送至塔内,所需能耗比较大。而且将芬顿试剂输送至高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该氧化塔采用旋转布水系统,在布水过程中,旋流布水器与塔内载体填料发生摩擦,会增加设备的磨损,从而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较低、反应速度快、污染物去除率高、运行成本低的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包括芬顿氧化塔、氧化剂加药系统和催化剂加药系统,所述芬顿氧化塔为该高级氧化处理装置的主体装置,所述氧化剂加药系统和催化剂加药系统分别与芬顿氧化塔的两条进水管上的多功能射流器相连,所述氧化剂加药系统主要由氧化剂加药罐和流量计组成,所述催化剂加药系统主要由催化剂加药罐和流量计组成。
所述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芬顿氧化塔主要包括进水系统、进水混合区、布水系统、流化床反应区和出水系统,所述进水混合区位于芬顿氧化塔底部,其上面为布水系统,所述流化床反应区位于芬顿氧化塔中部,芬顿氧化塔顶部是出水系统,出水系统由固液分离器、出水堰和出水管组成,进水系统的进水管与芬顿氧化塔底部相连。
所述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进水系统主要由2条进水管和进水泵组成,所述进水管设置有多功能射流器。
所述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布水系统由两层多孔均匀布水板构成,布水板开孔率为0.2%,孔径不大于5mm(优选的孔径为2-4.5mm,更优选为3.5mm)。
所述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流化床反应区设有经过级配处理的石英砂载体填料,石英砂粒径不大于3mm(优选的石英砂粒径为2-3mm,更优选为2.5mm)。
所述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出水系统的固液分离器由2组相互平行的倾斜板组成,每组板的倾斜角度为60°,倾斜板的长度为750-1000mm(优选的倾斜板的长度为800-950mm,更优选的倾斜板的长度为900mm),板间距为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绿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绿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