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2143.9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钦新;张吉虎;李钰鑫;王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M5/06 | 分类号: | F23M5/06;F23L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控制 氧化物 生成 复合 二次 结构 | ||
1.一种协同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包括前拱(1)和后拱(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拱(1)的水冷壁(1-2)向炉膛内部凸出使之与前拱炉墙(1-1)之间形成一空腔(1-4),在空腔(1-4)的上部出口处装有引射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拱炉墙(1-1)由耐火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壁(1-2)的下部(1-2a)采用光管水冷壁,管束之间留有空隙,上部(1-2b)采用膜式水冷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拱(3)的喉口处设有后拱二次风装置(2),该后拱二次风装置(2)低于引射器(1-3)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拱二次风装置(2)上布置有分别向三个方向送入二次风的三排支风管,包括水平方向朝向前拱(1)的水平支风管(2-2)、垂直向下的后拱下方支风管(2-4)以及布置在水平支风管(2-2)和后拱下方支风管(2-4)之间的前拱下方支风管(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排支风管内部分别设置有缝隙调节抽板(2-5),所述缝隙调节抽板(2-5)上开有和二次风支风管管口等直径的孔,通过拉动缝隙调节抽板(2-5)能够分别调节各个二次风支风管的管口开度来调节二次风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1-3)的喷口(1-3-3)水平或下倾,引射器(1-3)中的引射气体可选用压缩空气或经过增压的二次风,当NOX排放无法降低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时,引射气体也可选择氨或者氨和空气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21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