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胆式两温热水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3116.3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向平;杨明;杜立斌;丁力;唐储建;王世强;欧儒春;王坤华;胡跃武;张波;丁长鸣;刘林;张钊;唐婉璐;胡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24H1/24 | 分类号: | F24H1/24;F24H9/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5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胆式两 温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两胆式两温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水锅炉,通常只有一个热水腔,只能单独输出一种温度的热水。常用的两温热水锅炉,往往是在炉体内设置一个水-水交换器,通常称之为热交换器,即用锅炉里的一次热水去加热交换器里的二次水,其缺点是:锅炉体积庞大,生产成本高,加热方式为间接加热,能耗大,运行成本高,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胆式的两温热水锅炉,不但减少锅炉体积,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两种温度的水都属于直接加热方式,提高热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胆式两温热水锅炉,其关键在于:锅炉炉体由内胆、外胆以及炉壁组成,锅炉燃烧器通过前烟室与内胆前端的胆口连通,在内胆与外胆的胆壁之间形成第一热水腔,该第一热水腔分别与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连通,在外胆与炉壁之间形成第二热水腔,该第二热水腔分别与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热水腔内均匀布置有多根火管,火管的一端与前烟室连通,火管的另一端与后烟室连通,在后烟室的尾端还设置有排烟管。
在锅炉炉体内设置内、外两层炉胆,内胆与外胆之间形成第一热水腔,通过燃烧器喷射出来的火焰在锅炉的内胆里燃烧进行辐射换热,从而实现对锅炉内、外胆夹层里的水进行加热,继而实现第一温度点的热水生产。外胆与炉壁之间形成第二热水腔,通过高温烟气在火管里流动,进行热交换,对第二热水腔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第二温度点的热水生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备的体积小,热效率高,可以同时生产两种温度点的热水,在涂装及暖通行业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考虑到高温区域内胆的轴向热应变,所述内胆中段部位胆壁为波纹状,内胆前段部位和后段部位胆壁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换热翅片,内胆后端的胆面为半椭球面,在内胆后端胆面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射流状的紊流换热翅片,从而提高辐射换热的热效率。
同理,所述外胆、前烟室以及后烟室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射流状的换热翅片,在火管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螺旋状的换热翅片,从而增加热辐射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作为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进水管从锅炉炉体底部的炉壁伸入,穿过所述外胆的胆壁与第一热水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从锅炉炉体顶部的炉壁伸入,穿过所述外胆的胆壁与第一热水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从锅炉炉体底部的炉壁伸入与第二热水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从锅炉炉体顶部的炉壁伸入与所述第二热水腔连通。
为了便于管道布局,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之间的夹角为20°~40°,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之间的夹角为20°~40°。
为了实现水位探测,在锅炉炉体上设置有第一液位检测管和第二液位检测管,所述第一液位检测管从锅炉炉体顶部的炉壁伸入,穿过所述外胆的胆壁与第一热水腔连通,所述第二液位检测管从锅炉炉体顶部的炉壁伸入与第二热水腔连通,第一液位检测管和第二液位检测管上端的管口均被水位检测计密封,在第一液位检测管与第一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一排气管,在第二液位检测管与第二出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二排气管。
为了便于锅炉清洗,在锅炉炉体上设置有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从锅炉炉体底部的炉壁伸入,穿过所述外胆的胆壁与第一热水腔相通,所述第二排污管从锅炉炉体底部的炉壁伸入与第二热水腔相通。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设备结构简单,布局精炼,采用一个锅炉可同时实现两种温度点的热水生产,而且都是采用直接性热交换,热效率高,减少了能量耗损,降低了生产加工成本,应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热水腔和第二热水腔的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两胆式两温热水锅炉,锅炉炉体由内胆11、外胆9以及炉壁2组成,锅炉燃烧器1通过前烟室3与内胆11前端的胆口连通,在内胆11与外胆9的胆壁之间形成第一热水腔,该第一热水腔分别与第一进水管13和第一出水管4连通,在外胆9与炉壁2之间形成第二热水腔,该第二热水腔分别与第二进水管12和第二出水管4’连通,所述第二热水腔内均匀布置有多根火管6,火管6的一端与前烟室3连通,火管6的另一端与后烟室8连通,在后烟室8的尾端还设置有排烟管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3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